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15篇
  免费   3709篇
  国内免费   2267篇
耳鼻咽喉   386篇
儿科学   949篇
妇产科学   664篇
基础医学   4440篇
口腔科学   1041篇
临床医学   4959篇
内科学   5575篇
皮肤病学   476篇
神经病学   3080篇
特种医学   12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474篇
综合类   1078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007篇
眼科学   930篇
药学   5579篇
  111篇
中国医学   10118篇
肿瘤学   1635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956篇
  2022年   1567篇
  2021年   2321篇
  2020年   2149篇
  2019年   2239篇
  2018年   1961篇
  2017年   1865篇
  2016年   1774篇
  2015年   1549篇
  2014年   3666篇
  2013年   3260篇
  2012年   3342篇
  2011年   4156篇
  2010年   3757篇
  2009年   2780篇
  2008年   2610篇
  2007年   2782篇
  2006年   2596篇
  2005年   2115篇
  2004年   1685篇
  2003年   1572篇
  2002年   1079篇
  2001年   982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706篇
  1998年   547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33篇
  1993年   329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250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98篇
  1985年   418篇
  1984年   411篇
  1983年   325篇
  1982年   357篇
  1981年   353篇
  1980年   344篇
  1979年   305篇
  1978年   270篇
  1977年   244篇
  1976年   182篇
  1975年   10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上颌前突矫治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矫治上颌前突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探讨其稳定性。方法:对21例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成年男性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上中切牙切缘点Is平均后移6.1±2.7m(mP<0.01),上唇突点Ls平均后移4.6±1.6m(mP<0.01),鼻唇角Cm-Sn-Ls平均增加6.8°±5.6(°P<0.01),上下唇间隙Stms-Stmi平均缩小4.5±3.5m(mP<0.01),露齿程度Is-Stms平均减小2.1±2.2m(mP<0.05),上唇突度减小,上唇厚度、长度及软组织面型角G-Sn-Pgss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1年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稳定性与术后早期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所有指标复发率均超过10%。在垂直方向上各项指标复发率均在10%以内。结论: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矫正上颌前突,患者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对近两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7例老年病人拔牙临床观察,探讨基层社区老年病人的特点。方法:通过心理、精神和技术方面的配合,安全顺利地完成拔牙术。结果:除5例病人术后感头晕外,其余均顺利完成且病人满意。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具备熟练的技术外,医患之间心理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3.
文章通过对不同无性系杜仲叶中含胶细胞密度的测量,对其生长动态作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不同无性系含胶细胞的密度在七月中旬达到最大;在同一引种地的雌雄株之间,雄株含胶细胞的密度不完全小于雌株。  相似文献   
64.
Dan Mayer 《Epilepsia》2006,47(S1):3-5
Summar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has become a watchword for "the new" medical practice in the new century. Whether it represents a paradigm shift or simply a codification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in medicine will be debated for years to come. Regardless of the place of EBM in medicine, this "movement" has serv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ving physician practice into the realm of becoming more scientific (albeit empirical) and transpar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in the global application of the best evidence for medical practice. These include low-quality studies, delays in implementation of clear-cut improvements, outright fraud and deceit, and wariness on the part of physicians to change their practice. By working to understand the underpinnings of EBM (basic statistical concepts and critical thinking) we can advance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along the moral high road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65.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IPMT) of the panc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slow growth and a relatively favorable prognosis, however, invasive cancer originating in an IPMT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Although various parameters in imaging modalities have been advocate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benign IPMN and malignant ones, it is not easy to obtain definite diagnosis based on these parameters. Peroral pancreatoscopy (POPS) allows a clear and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pancreatic duct,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umor nature in IPMT. The authors have studied the usefulness of POPS in the diagnosis of IPMT. Nevertheless, its usefulness is not necessarily widely accept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OP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In this review, the authors intended to addre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OPS and to clarify its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IPMT. The authors think treatment of IPMT can b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POPS because the determination of surgical procedure as well as the area of resection based o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the involvement of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and branch duct is inevitable.  相似文献   
66.
颈肩背轴型反流皮瓣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一种实用而较理想的方法.方法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用本皮瓣修复30例儿童颏颈瘢痕挛缩,其中1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皮瓣色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结论本皮瓣轴型血管恒定,反流灌注动脉压高有保证,供瓣面积充足,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是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7.
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常模及转换表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常模、应用表、分级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中高层管理人员263例、一般管理人员569例,共计832例常模样本进行研究。结果首先,采用OSI-R量表分别研制了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常模;其次,在常模的基础上,分别研制了常模样本粗分转换为T分表。职业紧张程度分级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问卷中,T分≥70分者,为高度职业紧张、紧张反应;T分在60分至69分范围内者,为中度职业紧张、紧张反应;T分在40分至59分范围内者,为适度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处于正常范围。T分低于40分者,为相对缺乏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在应对资源问卷中,T分低于30分者,表明高度缺乏应对资源;T分在30分至39分范围内者,表明中度缺乏应对资源;T分在40分至59分范围之间者,具有适度的应对资源,属于正常范围;T分≥60分者,表明有很强的应对资源。结论将职业紧张的模式结合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常模及应用表,分别针对不同个体主要紧张源、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组织、个体)措施,以降低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职业紧张程度,保护和促进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8.
积极治疗节育手术并发症是搞好计划生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月经异常是宫内放置节育环的主要并发症,也是节育环停止使用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本人采用消炎痛治疗官内放环后月经异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DTF降茶氟剂降茶氟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DTF制剂降茶氟效果。方法在不同制茶方法程序中加入DTF制剂观察其降氟效果。结果在冲泡或煮沸(1.0g茶叶,200ml水量)沏茶中,0.2gDTF可使茶氟降低约60%,使茶水氟浓度由2.0~4.0mg/L降到1.0mg/L左右,茶液色、味、pH值无改变。结论DTF是1种有效的降茶氟剂。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包头市初次吸毒者与复吸者戒毒期间的生活质量。方法:用QOL-DA2.0量表对戒毒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初次吸毒者与复吸者各纬度进行t检验显示躯体功能纬度(t=10.51)、心理功能纬度(t=5.94)、症状及毒副作用纬度(t=6.41)、社会功能纬度(t=10.47)和总分(t=10.4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戒毒期间初次吸毒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复吸者。结论:在戒毒期间初次吸毒者的生活质量较复吸者易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