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1.
陆叶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68-70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2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引产禁忌的初产妇和经产妇,采用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采用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1枚引产,对照组110例以缩宫素静滴引产,对两组宫颈成熟Bishop评分,对产程的影响,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至临产的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2h临产率为67.3%,24h临产率为87.3%,对照组12h临产率为46.4%,24h临产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65.5%,对照阴道分娩率为5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母婴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诺前列酮用于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促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作用优于缩宫素,它可以显著提高宫颈Bishop评分,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促进自然分娩,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2.
董迪荣  周春  张元珍  马玲  郭清莲 《医药导报》2011,30(9):1152-1154
[摘要]目的评价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外用硝酸舍他康唑栓300 mg和克霉唑栓500 mg,用药1或2次。停药后(7±1) d及28~35 d时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纳入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停药后(7±1) d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29%,86.67%(P>0.05);用药结束后28~35 d时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8%,66.67%(P>0.05);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阿托品+异丙酚+吲哚美辛栓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门诊无痛人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可视微管人流。Ⅰ组阿托品+异丙酚+芬太尼,Ⅱ组阿托品+异丙酚+吲哚美辛栓。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行走恢复时间。结果: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麻醉效果,术后宫缩痛,异丙酚总量,意识和行走恢复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品+异丙酚+吲哚美辛栓用于超声引导微管人流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对缓解术后宫缩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氟康唑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氟康唑及阴道应用咪康唑栓,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氟康唑;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真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86.0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8%和92%,两组治疗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在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的应用,观察其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组1在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组2在手术结束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记录所有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进入恢复室后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疼痛评分;于入恢复室后10、20、30 min分别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结果 各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恢复室后10 min,组1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组2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恢复室后20和30 min,组1和组2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入恢复室即刻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和组2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在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的应用,观察其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组1在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组2在手术结束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记录所有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进入恢复室后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疼痛评分;于入恢复室后10、20、30 min分别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结果 各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10 min,组1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组2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20和30 min,组1和组2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入恢复室即刻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和组2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制备以卡波姆(Cb)为阻滞剂的红霉素缓释栓并研究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方法:以PEG6000、PEG400为基质,加入生物粘附材料卡波姆制成红霉素缓释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露素缓释栓中红霉素的含量及溶出度。结果:在1h以前的溶出动力学过程接近0级速度过程,普通栓2h溶出91.21%,5h溶出95.92%。缓释栓B 2h溶出76.26%,5h溶出94.02%。缓释栓C 2h溶出69.70%,5h溶出89.60%。缓释栓C的体外释放优于单独以Cb作缓释剂的缓释栓B。结论:与普通红霉素栓剂相比,采用粘附材料卡波姆作缓释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栓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28.
LEEP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临床医学》2007,27(3):31-33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聚甲酚磺醛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165例CIN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术后阴道内放置聚甲酚磺醛栓1枚/隔日1次×12次,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对其疗效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65例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者30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72.1%(119/165),LEEP术后病理结果最终结果的符合率97.9%(161/165),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CIN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对CIN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剖宫产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之间共60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A、B、C3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含服卡孕栓1mg,术后再予卡孕栓1 mg塞肛门;B组术后予米索前列腺素0.6 mg塞肛门;C组单用缩宫素.3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观察3组术中、术后2h、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联合用药较B组和C组在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需要输血者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术中、术后出血率及严重产后出血率低,术后胃肠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王阿娟 《中外医疗》2014,33(7):36-37
目的探讨观察卡孕栓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卡孕栓在无痛人流术前后阴道放置,无痛人流术与一般人流术对比,观察宫颈松弛度,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卡孕栓应用于无痛人流术前后,宫颈松弛软化率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卡孕栓用于无痛人流术,能有效解决宫颈松弛的问题,手术所需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更小,且操作简便,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