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67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百特药液治疗外耳道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治疗外耳道瘫痒症的理想药物,以期从根本上治疗该病。方法:采用分组用药,并按双盲法观察疗效。试用药物为百特药液、1.0%酚甘油、氯霉素眼药水,4%硼酸酒精和生理盐水(对照)。结果:四种药物中百特药液对外耳道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近期治愈率达84%。结论:百特药液是临床上治疗外耳道瘙痒症大有希望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12.
A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to report all cases of documented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rom donors to recipients of corneal transplants. Fourteen such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There is no experimental or clinical evidence to suggest the transmissions of either hepatitis or syphilis via corneal grafting. Available evidence regarding a number of neurologic and other disorders in which a slow virus etiology has been implicated were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this review, we are able to draw certain conclusions and 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or rejection of donor material for transplant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的经济学意义。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 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 ,对其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菌种类型、抗真菌药物、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及营养状况差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则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另外 ,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又一发病因素。继发院内真菌感染 ,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 ,增加了住院费用。结论 :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对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节约国家的卫生资源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酸肉生产主发酵期发酵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影响发酵的因素:盐浓度、葡萄糖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酸肉pH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即盐浓度0或1%,葡萄糖浓度2%,接种量8%,发酵时间16h,发酵温度34℃。并对优化工艺条件的酸肉发酵前后进行比较,说明了发酵肉制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海洋来源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放线菌是迄今最重要和最大的药用微生物种群。海洋放线茵生存于苛刻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其具备了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其次级代谢产物在结构类型以及在生物活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与陆生放线茵不同的特点和多样性。多年来,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天然活性产物持续从海洋来源放线茵代谢产物中被发现,这些活性化合物为新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进入研发阶段。近年,海洋放线茵活性产物的研究仍然是海洋微生物产物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按化舍物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海洋来源放线茵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虫草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虫夏草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样品直接皂化,环己烷提取,用分配柱和吸附柱净化和浓缩提取液,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采用ODS-C18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流速为1.3 ml/min。结果回归方程为Y=5 811.00X 3 338.02(X:浓度μg/ml),r=0.999 7,45.6-95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9%,RDS%为2.2%。结论本法结果准确、简便可行、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冬虫夏草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猪苓与其伴生菌在几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伴生菌、猪苓单独培养以及二者共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即麦麸培养基(WBA)、PDA 培养基和SM培养基,观测猪苓与其伴生菌单独培养及两者共培养的形态特征。结果在相同培养基上猪苓与伴生菌菌落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也不相同;在WBA及PDA培养基上,两者共培养时可在接触界面形成致密的拮抗线;与伴生菌共培养后,猪苓菌落表面出现大量的茵丝束。结论猪苓与伴生菌的菌落形态完全不同,两者共培养后在猪苓菌落表面分化出大量的菌丝柬,这是菌核分化前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三唑类抗真菌药的研发进展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三唑类抗真菌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 :近年来 ,三唑类抗真菌药进展十分迅速 ,其抗菌谱广 ,杀菌活性强大 ,成为目前有关抗真菌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伴生菌对猪苓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猪苓Grifolaumbellata在与伴生菌Companionfungus共培养过程中 ,伴生菌对猪苓几种酶的活性影响。方法 :测定与伴生菌共培养过程中猪苓菌丝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及胞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伴生菌能诱导猪苓几丁质酶及 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提高 ;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液体培养时 ,在培养的后期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的发酵液中两种胞外多酚酶活性均居于猪苓与伴生菌单独培养的酶活性之间。结论 :伴生菌与猪苓的营养互补可能为猪苓提供一些菌核形成的相关物质 ,从而有利于猪苓形成菌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唐山市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9年住院肺癌患者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的临床特点及种类,探讨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住院肺癌患者送检标本的送检率和条件致病性真菌检出率均逐年增高,以念珠菌属为主,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真菌,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吸烟、肿瘤恶性程度高、接受化疗及放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因素与肺癌患者发生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有关。结论: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免疫力是预防肺癌患者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