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目的 探究党参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E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1,DRP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肠黏膜细胞铁死亡-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党参干预UC的关键信号通路。SD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TNBS...  相似文献   
22.
不同干燥方法对党参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以党参中浸出物与党参炔苷含量为观察指标,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对党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与热浸法测定阴干、晒干、烘干3种方法干燥的党参中浸出物与党参炔苷含量。结果:3种方法干燥的党参样品中浸出物与党参炔苷含量的RSD均小于3%。结论:上述3种干燥方法对党参样品中浸出物与党参炔苷含量影响不大,但烘干法省时,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建立附子理中丸(Fuzi Lizhong Pills,FLP)处方的大蜜丸(Dami Pills,FLP-D)、水蜜丸(Shuimi Pills,FLP-S)及浓缩丸(Nongsuo Pills,FLP-N)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7种药效成分含量,寻找FLP处方与剂型关联的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结合研究实际,随机抽取市售FLP-D 30批,FLP-S 12批,FLP-N 12批,建立以上54批FLP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党参炔苷、6-姜酚、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10-姜酚7种有效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方法对FLP-D、FLP-S和FLP-N各自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及7种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FLP-D、FLP-S和FLP-N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出20、25、20个特征峰,通过PCA和PLS-DA,筛选出14个差异性标志物,其中8、9、12、17、18、25号峰来自甘草,29、32号峰来自干姜,22号峰来自白术。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6-姜酚、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在FLP-D、FLP-S和FLP-N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6-姜酚为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1.0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同时测定方法能有效评价FLP-D、FLP-S和FLP-N的化学成分差异;识别出的14个差异性标志物可作为区分FLP-D、FLP-S和FLP-N的潜在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可作为区分FLP-D与FLP-N或区分FLP-S与FLP-N的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6-姜酚可作为同时区分FLP-D、FLP-S和FLP-N 3种不同剂型的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为进一步完善FLP系列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同时为解决同方异剂中药的质控指标同质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基于稳态荧光技术及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对党参炔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稳态荧光分析方法,通过荧光猝灭、紫外吸收谱、分子对接模拟及药物竞争实验等对党参炔苷-BSA体系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位点数、结合位置、作用力类型和作用距离进行分析,同时考查金属阳离子对党参炔苷-BSA体系猝灭常数的影响。结果:党参炔苷-BSA体系的猝灭常数为1. 25×10~4L·mol~(-1)(37℃);结合常数为2. 95×10~4L·mol~(-1)(37℃),位点数为1个,在BSA的ⅡA区位点1结合;热力学参数ΔH=-19. 374 kJ·mol~(-1),ΔS=23. 1 J·mol~(-1)·K~(-1);相互作用距离为3. 2 nm;金属离子会加速党参炔苷-BSA体系的猝灭。结论:通过稳态荧光技术、紫外吸收谱、分子对接模拟等方法,从分子角度说明了党参炔苷与BSA结合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二者能很好的结合,为以后筛选优化类似党参炔苷结构的药物提供了相关数据,并且对于党参炔苷在体内的代谢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也说明了分子对接模拟结果与稳态荧光分析法得出的实验结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王天志 《西南军医》2008,10(2):35-36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Diamonsil C18(250.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7nm,柱温30℃。结果党参炔苷在2—500Mg·ml^-1(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RSD1.37%(n=5)。测定了9个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含量范围为0.044-0.982mg·g^-1。结论此方法准确、简便,适合于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优选庙宇党参中党参炔苷和党参总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庙宇党参中党参炔苷和党参总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RP-HPLC测定党参炔苷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21∶79),检测波长268 nm;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庙宇党参中总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490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2 min,料液比1∶26,提取温度52℃;党参炔苷提取量和党参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8.18±0.21)μg·g~(-1)和(21.02±0.13)%,与预测值的偏差较小。结论:Box-Behnken试验可较好地应用于庙宇党参中党参炔苷和党参总多糖的提取,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靠,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27.
HPLC测定不同产地川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的川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为川党参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5 %醋酸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 nm。结果:24批不同种与不同产地的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介于0.040 3~0.966 7 m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川党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8.
目的:运用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多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加味小柴胡胶囊中党参炔苷、甘草苷、黄芩苷、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菲罗门ODS C18柱,以乙腈(流动相A)-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0~40分钟,乙腈20%~45%),流速1.0 m L/min,一般波长254 nm,检测波长在每个成分出峰的时间段内切换为该成分最大吸收波长。结果:甘草苷、党参炔苷、黄芩苷、黄芩素分别在0.05~0.75、0.042~0.63、0.80~12.0、0.04~0.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2、0.9999和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1%、98.92%、101.06%、100.17%,RSD%分别为1.90、1.63、2.21、1.1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便于操作,可以解决党参炔苷因含量较低无法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RP-HPLC法测定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的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潞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中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的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关性,以更好地控制党参的品质。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以乙腈∶水(70∶30),测定党参内酯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20nm;以乙腈∶0.1%HAC(26∶74)为流动相,测定党参炔苷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67.3nm。结果:党参内酯的线型范围为0.014~0.28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90%(n=6)党参炔苷的线型范围为0.065~1.04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60%(n=6)。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这两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度良好。结论:党参内酯和党参炔苷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甘肃不同产地党参中表征成分党参炔苷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甘肃不同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L),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柱温30℃,检测波长269 nm。结果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439.29X-610.08(R2=0.999 2),说明党参炔苷含量在229.50~921.69μg/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渭源、临洮县产地的党参炔苷含量最高,漳县、宕昌县产地的含量最低。结论不同产地党参的党参炔苷均有差异,其中甘肃渭源、临洮县主产地的党参表征成分含量较高,应为甘肃党参的主要适宜栽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