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9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82篇
内科学   33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100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4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658篇
  5篇
中国医学   2062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中医理论探索方药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以所承担过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结果为依据,论述从传统中医理论探索方药作用机理的重要性。文中从养阴生津方药治疗热瘀证的作用、血分证中运用活血化瘀法的作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及解表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从中医的特有理论出发,可以在探索方药作用机理时提供思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中医传统证治理论也要不断发展、提高,在运用传统证治理论研究方药作用机理时,不能完全被其所束缚,随着对证治理论认识的发展,对方药作用机理的认识也必然会出现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42.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如何正确使用《伤寒论》方进行了讨论 ,围绕方证相应、方证病机、方药性能以及剂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方证相应中特别要善于处理抓主证、一方多证、知常达变 ;分析病机和深谙方药功能是加深对原文理解和拓展方剂应用范围的关键 ;剂量是方剂的组成部分 ,衡器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其药物间的剂量比例不可变  相似文献   
43.
本文调查分析1所大型综合性医院1989-1994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平均年消耗量为29645±s5591DDDs。年开支金额逐年增加,1994年为1990年的440%。内科用量占全院的55.3%,二氢埃托啡片1991年猛增至10万片以上,卫生部下达文件后下降。门诊麻醉镇痛药用量占4.9%,其处方量占总处方量的0.35%。主要使用单位是急诊科,占70.2%。男女患者比为2.4:1;26-45aa组占45.6%。药物利用指数0.29-0.70,使用不当者主要是二氢埃托啡,发现2人发生依赖性。43名癌痛患者很少按“三阶梯止痛疗法”给药。根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张磊  张晗 《天津中医药》2003,20(6):41-43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其为历代医家推崇的关键在于紧扣病机,方证对应,组方合理,配伍精当。本文从酸辛苦甘,刚柔相济;清上温下,攻补兼施;辛开苦降,土木两调3个方面讨论了乌梅丸按照气味配伍组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
复方配伍实验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经方的配伍研究为切入点,从实验设计方法、药理学研究、药物化学研究三个角度总结了经方配伍现代实验研究的现状,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在实验设计中应突出中医理论的指导;必须选择多项评价指标,谨慎解释实验结果;实验条件必须标准化;药理研究须与物质基础研究相结合;动物研究须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 ,分别用活血益气方 (全方活血药量占全方 75% )、益气活血方 (活血药量占全方25% )、气血方 (活血药量占全方 50%)于术后 4周给药至 8周 ,每日灌胃 ,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药。用阻抗法观察给药前后大鼠心脏功能、心脏系数的变化。结果 :心梗后心衰大鼠经 4周给药治疗后 ,心功能每搏输出量 (SV)、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值都明显升高 (P<0.01) ;同时 ,活血益气方 (活血药量占全方 75 % )、气血方 (活血药量占全方50% )对模型动物治疗后心脏系数改善与假手术组相似 (P>0.05) ,而益气活血方 (活血药量占全方 25% )、卡托普利与假手术组比较 ,对其无改善 (P<0.01)。结论 :活血益气药通过改善心梗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 ,达到治疗心衰作用 ;同时 ,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 (活血药 /益气药为 75%和 50%)可以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  相似文献   
47.
大窗口(前后台)调剂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窗口(前后台)调剂模式在门诊药房应用的优势与不足。方法:从大窗口调剂模式在我院门诊药房应用一年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大窗口调剂模式较原有的窗口式调剂模式更能满足病员的需要。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在管理上应符合GSP的要求,药学工作者应转变服务方式,以“单纯执行医嘱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保障用药安全、合理的主动服务”。  相似文献   
48.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49.
方剂组方中的系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自然科学的传统中医学,两千多年来一直自觉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从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述了系统科学方法在中医组方中的运用,以期对中医组方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从药对的角度考察复方配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方的配伍规律是中药方剂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年连续资助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从复方中特定的两味药的配伍形式——药对出发,阐述药对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意义。作者认为:药对配伍的研究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