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33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41篇
中国医学   658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姜参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人参皂苷Rg1、Re进样量分别在0.502~4.016μg(r=0.9997)、1.090~8.7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RSD=1.24%)、99.4%(RSD=1.6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姜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人参皂苷Rg3诱导膀胱癌细胞系EJ的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Rg3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一定质量浓度的Rg3 处理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抑制率50%的时候药物的浓度(IC50);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观察caspase-3的表达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带。结果:Rg3抑制EJ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关系,Rg3处理细胞48 h的IC50为125.5 mg·L-1;经150 mg·L-1Rg3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即染色质凝集、核片段化、凋亡小体、核内致密的颗粒状荧光及caspase-3的表达增加;并呈时效依赖关系;用75 mg·L-1Rg3处理细胞24,48,150 mg·L-1的Rg3处理细胞48 h后,Rg3诱导了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率增加,G0/G1的细胞比率下降;凋亡率从对照组的(1.05±0.17)%分别上升到(8.41±0.98)%,(18.57±2.20)% 和(33.98±1.6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其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Rg3可通过诱导EJ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微生物对人参果总皂苷中人参皂苷化合物K的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宇  姜彬慧  韩颖  赵余庆 《中草药》2007,38(2):189-193
目的利用微生物转化法对人参果总皂苷(SFPG)进行生物转化,制备人参皂苷化合物K(C-K)。方法从种植人参的土壤中筛选、分离4种微生物m14、m3、m8、m9对SFPG进行转化,筛选最佳活性菌株;以C-K的量为指标,采用TLC和HPLC法检测微生物的转化结果。结果真菌m14为转化C-K的最佳活性菌株,最佳转化条件为转化时间6d,转化温度30℃,摇床转数160r/min,转化初始pH值为自然pH5.5,转化底物质量浓度为120mg/mL。转化后的C-K的量是转化前的41.65倍。结论真菌m14转化SFPG中C-K的专属性强、转化效率高,为C-K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黑质(substantianigra,S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影响以及ICI182,780的阻断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OVX组、6-hydroxydopamine(6-OHDA)组、Rg1+6-OHDA组及ICI+Rg1+6-OHDA组。大鼠OVX后应用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制备PD模型,腹腔注射Rg1或侧脑室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ICI182,78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RT-PCR技术检测SN内TH基因的表达。结果OVX大鼠SN内TH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P〈0.05)。6-OHDA制备的PD模型组损毁侧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基因表达较健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Rg1可显著提高损毁侧大鼠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基因的表达(P〈0.01)。此效应可以被ER拮抗剂ICI182,780完全阻断(P〈0.01)。结论ER拮抗剂ICI182,780可以阻断人参皂苷Rg1对OVX 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NH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流速为1.0 mL/m 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101.86%,RSD为1.68%(n=9);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101.23%,RSD为1.28%(n=9);人参皂苷Rb1平均回收率为102.02%,RSD为1.4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6.
人参皂苷水相助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增加人参皂苷水相溶解度的方法。方法:在不同pH、温度、搅拌时间和使用潜溶剂的条件下,分别于水溶液中溶解人参茎叶皂苷和单体皂苷Rb1、Rg1、Re,分光光度法测定所试人参皂苷的溶解量。结果:在pH6.0~8.0范围内,人参茎叶总皂苷、Rb1、Rg1的溶解量随着pH的降低而增大;Re溶解量则在pH为7.0时最大。在5~35℃的范围内,人参皂苷溶解量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搅拌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可通过加速助溶作用而提高人参皂苷的溶解量。乙醇或丙二醇对人参皂苷均有助溶作用,乙醇+丙二醇的助溶效果更好。二甲基亚砜除了能使单体皂苷Re的溶解量稍有增高外,反而使人参茎叶皂苷、Rb1、Rg1的溶解量降低。结论:在适当pH值、温度和搅拌条件下,使用乙醇和丙二醇是人参皂苷水相溶解的有效助溶方法.  相似文献   
87.
心脑治胶囊中人参皂苷Rg_1、Rb_1及三七皂苷R_1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保国 《齐鲁药事》2007,26(11):665-667
目的建立心脑治胶囊中人参皂苷及三七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C18柱,乙腈-水梯度洗脱(0~3min,20%~25%乙腈;3~15min,25%~45%乙腈);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5.68%(RSD=1.52%)、104.34%(RSD=0.73%)、102.93%(RSD=1.26%)。结论本含量测定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心脑治胶囊内在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88.
本文采用以清、解、和、下四法联用而设计的热必宁治疗外感高热急症30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112例及单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组6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短,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用清热解毒法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其症状、体征改善迅速。文中还对治法、服药方法及疗效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用湿热痹冲剂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关患者46例,对照组(正清风痛宁治疗)37例,结果:湿热痹冲剂能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67.57%(P>0.05)。提示湿热痹冲剂是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0.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major cause of disability and results in many seriou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ifficulties.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ies (SCI) lead to neuronal loss and axonal degeneration in and around the injury site that cause partial disability or complete paralys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SCI is to promote neuron survival and axon outgrowth, making possible the recovery of neural connections. Using an in vitro survival assay, we have identified ginsenosides Rb1 and Rg1, extracted from ginseng root (Panax ginseng C. A. Meyer), as efficient neuroprotective agents for spinal cord neurons. These compounds protect spinal neurons from excitotoxicity induced by glutamate and kainic acid, as well as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H(2)O(2).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re dose-dependent. The optimal doses are 20-40 microM for ginsenosides Rb1 and Rg1. The effects are specific for Rb1 and Rg1, since a third ginsenoside, Re, did not exhibit any activity. Ginseng has been us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other diseases in Asia. Ginsenosides Rb1 and Rg1 represent potentially effective therapeutic agents for spinal cord inju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