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9篇
  免费   185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238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1220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2440篇
内科学   1283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590篇
特种医学   461篇
外科学   876篇
综合类   248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1180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1386篇
  16篇
中国医学   2546篇
肿瘤学   20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876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976篇
  2013年   1057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21篇
  197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杜华  张宁  闫璞 《天津中医药》2020,37(5):571-574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激素治疗常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张宁教授运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丰富,认为肾病综合征病性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为本,肝失疏泄、湿热内阻、瘀血停滞为标。标实的病理因素由本虚引起及加重。治以“固本泻浊法”,健脾益肾,兼以调肝养血、清热化湿、活血化瘀,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2.
不寐,现代医学称睡眠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通常不伴明显器质性病变,病人自觉症状重,西医尚无明确的治愈方法。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刘中勇教授在古人的基础上提出从"气血瘀滞"的角度论治不寐,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将从病因病机、理论探析、辨证论治三个方面介绍其相关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3.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病因不清的致死性神经系统罕见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肌肉萎缩及延髓麻痹,最终累及呼吸肌致呼吸衰竭而死亡。顾锡镇教授从脾肾论治,运用健脾补肾法治疗该病在延缓疾病进展与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文章总结了顾教授辨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经验,并例举1个典型医案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4.
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严重困扰着现代人群,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杜长海名老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究其内因为大肠传导失常,外因乃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紧张的生活氛围等等,因此杜老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根据中医辨证总结出临床常用药对,对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5.
26.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体会与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面部色素痣患者。随机分组,物理治疗组采取CO2点阵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组则采取手术切除方法治疗。比较两组面部色素痣控制率;患者对治疗后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治疗的次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水平;复发率。结果手术切除组面部色素痣控制率、患者对治疗后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治疗的次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水平相比较物理治疗组更好,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复发率低于物理治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方法治疗面部色素痣效果好。  相似文献   
28.
29.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 MRI is sensitive to labile proton concentration and exchange rate, thus allowing measurement of dilute CEST agent and micro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However, CEST measurem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CEST agent properties but also o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Quantitative CEST (qCEST) analysis has been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mmonly used simplistic CEST‐weighted calculation.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concomitant direct RF saturation (spillover) effect can be corrected using an inverse CEST ratio calculation. We postulated that a simplified qCEST analysis is feasible with omega plot analysis of the inverse CEST asymmetry calculation. Specifically,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numerically derived labile proton ratio and exchange rate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input values. In addition, the qCEST analysis w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in a phantom with concurrent variation in CEST agent concentration and pH. Also,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rived labile proton ratio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creatine concentration (P < 0.01) while the pH‐dependent exchange rate followed a dominantly base‐catalyzed exchange relationship (P < 0.01). In summary, our study verified that a simplified qCEST analysis can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labile proton ratio and exchange rate in a relatively complex in vitro CEST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0.
解建国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辽宁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药治疗疑难顽怪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载。临床用药喜用药对,擅用药对。文章介绍解建国教授运用药对治疗癌症的经验。解老师临床治疗癌症,整体上以扶正缩瘤药对为基础,结合病变脏腑功能不同,以各脏腑药对为辅,同时结合病变症状表现不同,佐以对症效药药对。其所用药对之性味归经、剂量配比皆有深意,是充分考虑癌病及其病机特点,精研药物功效配伍,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成的宝贵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切,故加以总结整理,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