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8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434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186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696篇
中国医学   1841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对长柄梭罗Reevesia longipetiolata树皮具细胞毒活性的醋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常压、加压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其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I)、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Ⅱ)、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Ⅲ)、羽扇豆醇(lupeol,Ⅳ)和( )-儿茶素[( )-catechin,V]。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了云南省腾冲县产珠子参挥发油的成份,从中鉴定了27种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其中有10种倍半萜烯和一种倍半萜醇。  相似文献   
13.
头顶一颗珠地下根茎无性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顶一颗珠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又为名贵药材,其根茎无性繁殖比种子有性繁殖缩短生育期2a;从出苗到入药提早12mo;平均单株根茎干重增加6%;无性繁殖系数可达10~12,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Keratodermia is an incurable genetic and regional disease located in the palmar and plantar regions. The author reports his experience with five cases of palmoplantar keratodermia that were treated by grafting onto the soles and the palms skin taken from the calves and the thighs.  相似文献   
15.
16.
1600例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160 0例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征 .[方法 ]收集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12月间 160 0例我院住院死亡病人资料 ,对死亡疾病构成比率、男女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率、汉族和朝鲜族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率及年龄构成比率进行统计 .[结果 ] 160 0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占 2 4 9% ,恶性肿瘤占 2 3 4% ,消化系统疾病占 13 7% ,意外伤害和中毒占 10 3 % ,心血管疾病占9 2 % ;男性与女性主要疾病死亡分布不同 ,两者间有非常显者性差异 ;汉族与朝鲜族主要疾病死亡分布不同 ,两者间亦有非常显者性差异 ;年龄构成比中 61~ 70岁居首位 ,占 2 6 6% ,51~ 60岁占 18 0 % ,41~ 50岁占 16 8% ,71~ 80岁占 15 8% ,3 1~ 40岁占 10 8% .[结论 ]住院死亡的疾病构成因性别及民族不同 ,其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离鉴定青叶胆 Swertia mileensis全草的酮类成分。方法  95 %乙醇浸提 ,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UV,IR,MS,1 H和 1 3CNMR波谱方法确定化学结构。结果 分得 12个酮成分 ,分别为 1-羟基 - 2 ,3,4 ,5 -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4 ,5 - tetra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7-三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7-trim 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5 ,7-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5 ,7- tetram ethoxyxanthone, ) ;1,5 -二羟基 - 2 ,3-二甲氧基酮 (1,5 - dihydroxy- 2 ,3- dimethoxyxanthone, ) ;1,5 -二羟基 - 2 ,3,7-三甲氧基酮 (1,5 - dihy-droxy- 2 ,3,7- tri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5 -三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5 - trimethoxyxanthone, ) ;1,5 -二羟基 - 2 ,3,4 ,7-四甲氧基酮 (1,5 - dihydroxy- 2 ,3,4 ,7- tetramethoxyxanthone, ) ;1,8-二羟基 - 2 ,3,6 -三甲氧基酮 (1,8- dihydroxy- 2 ,3,6 - tri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4 ,7-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 2 ,3,4 ,7- te-tramethoxyxanthone, ) ;1,2 ,3,5 -四甲氧基酮 (1,2 ,3,5 - tetromethoxyxanthone, ) ;1-羟基 - 2 ,3,4 ,6 -四甲氧基酮 (1- hydroxyl- 2 ,3,4 ,6  相似文献   
18.
愈银汤3号存临床银屑病的治疗中作用确定,银屑病在临床中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大的不同.在治疗中应辩证治疗。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al examination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pinwor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Sumatran orangutan (Pongo abelii) from Sumatra (Indonesia)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new taxon, Pongobius hugoti gen. et sp. n. (Oxyuridae: Enterobiinae). The monotypic genus Pongobius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a triangular mouth, three rounded teeth and three chisel-like inner teeth in the buccal cavity, an oesophagus with a long pharyngeal part, corpus posteriorly slightly enlarged and continuing as a pyriform bulb, isthmus absent. These features differentiate P. hugoti from all members of the subfamily Enterobiinae. The male has a long caudal appendix (> 50% of total tail length).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new taxon is presented for more precise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20.
复方红芪减方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复方红芪提取液进行减方后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建立钳夹损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按术后每日灌服药物的不同将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对照组 :灌服生理盐水 ;复方红芪组 :灌服复方红芪提取液 2ml ;减方组 :灌服复方红芪减方后提取液 2ml;补阳还五汤组 :灌服补阳还五汤 2ml。术后 2周及 4周 ,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红芪组和减方组与对照组、红芪组与减方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减方组优于红芪组 (P >0 .0 5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 :复方红芪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减方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红芪组与减方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红芪组、减方组、补阳还五汤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前 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早期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药效更为专一 ,且优于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