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95篇
  免费   4944篇
  国内免费   867篇
耳鼻咽喉   357篇
儿科学   188篇
妇产科学   228篇
基础医学   908篇
口腔科学   531篇
临床医学   40907篇
内科学   2610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1841篇
特种医学   6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604篇
综合类   7798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5947篇
眼科学   210篇
药学   2952篇
  422篇
中国医学   2314篇
肿瘤学   452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1491篇
  2022年   1792篇
  2021年   2845篇
  2020年   3763篇
  2019年   2430篇
  2018年   2035篇
  2017年   2762篇
  2016年   3079篇
  2015年   2805篇
  2014年   5877篇
  2013年   5577篇
  2012年   4841篇
  2011年   4836篇
  2010年   3945篇
  2009年   3544篇
  2008年   3154篇
  2007年   3300篇
  2006年   2794篇
  2005年   2401篇
  2004年   1794篇
  2003年   1353篇
  2002年   1052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774篇
  1999年   612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8年7月-2019年2月卵巢癌患者。随机分组,快速康复护理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组则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卵巢癌疼痛以及不良反应好转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QOL量表评分值。结果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卵巢癌疼痛以及不良反应好转的时间、中医证候积分、QOL量表评分值相比较快速康复护理组更好,P <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卵巢癌效果确切,可改善并发症和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2月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刺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刺联合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实现其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切除术引起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便秘情况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可改善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便秘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予以药浴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麦饭石药浴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药浴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药浴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予以药物浸浴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急危重症护理本科生120人随机分为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根据每次实习学生人数,CBL教学组分为数个小组,每小组固定一个带教教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临床教学实践;传统教学组采用既往的临床实习教学方式,即一个学生固定跟随一个带教教师。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考核方式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软件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CBL教学组在理论考试[(92.5±3.0) vs. (85.3±3.3)]和技能考试[(93.1±4.5) vs. (88.1±3.4)]方面均更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CBL教学组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CBL教学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本科教学是可行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提高实际的临床胜任力。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80名手术室的实习护生,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n=40)采用目标教学法,分析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法效果较好,有助于护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进而有效提高实习质量以及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在进行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期间新型管理模式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102例实习护生作为试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教学管理模式;对照组(51名):选择传统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展开;试验组(51名):选择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展开;比较两组护实习护生行为规范合格率、平均业务学习出勤率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试验组实习护生规范合格率(98.04%)高于对照组(64.71%)(P<0.05);试验组实习护生平均业务学习出勤率(98.04%)高于对照组(62.75%)(P<0.05);试验组实习护生各项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实习护生在接受新型护理实习教学管理后,对于规范合格率的提升,平均业务学习出勤率的提升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的提升,均获得显著效果,最终为医院实习护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护理安全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110.
Background: Little is known of stroke outcome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with limited form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and of homebased-stroke services delivered within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context by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CHWs).

Objective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from a rural PHC setting in the Western Cape, South Africa.

Methods: In a longitudinal survey, 93 stroke patients, referred to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care services (HCBC) between June 2015 and December 2017, were assessed at baseline, one month and three months. Changes in function (Barthel Index (BI)), caregiver strain (Caregiver Strain Index (CSI)),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atisfaction with stroke care were measured.

Results: HCBC was delayed, fragmented and brief (median session duration 20 minutes (IQR 15.0–30.0)). Although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dependence remained high: median BI score changed from 40.0 (IQR 15.0–70.0) to 62.5 (IQR 30.0–81.25) (p = .019). A third (33.0% (30/91)) of caregivers initially experienced strain and the median CSI score remained 3.0 (IQR 0.0–7.0) (p = .672). Overall, patient and caregiver satisfaction with HCBC was low with only 46.9% (31/66) of caregivers and 17.4% (12/69) of patients satisfied with all aspects of care. Only 47.6% of assistive product needs were met. Environmental factors negatively impacted on patient function and caregiving.

Conclusions: Clinical practice pathways and referral guidelines should be developed for the HCBC platform. Specific training of CHWs, focusing on how to educate, support and train family caregivers, provide assistive devices and refer to health service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