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439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441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95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84篇
  3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急诊室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晕厥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结果:67例患者中5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完全康复离开,15例转入病房进行治疗。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晕厥类型的临床特点与抢救措施,以期减少晕厥对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回肠代膀胱术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为提高回肠代膀胱手术效果提供护理思路。方法:将我院82例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依其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系统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随访比较2组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后在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独立性和生理层面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远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精神及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221例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我院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对患者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精神及心理的护理,为其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在病情观察、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麻醉复苏室患者应用镇痛药物的影响,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87例麻醉复苏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镇痛后15~30 min患者SBP、DBP、HR、RR与镇痛前对比差异显著(<0.05)。患者镇痛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镇痛后由无镇静程度转为浅镇静状态,与镇痛前对比(<0.05)。镇痛后4例患者呼吸抑制经面罩吸氧等处理措施维持气道通畅后恢复。结论麻醉复苏室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但会出现呼吸抑制,为此需加强患者呼吸护理干预,确保使用镇痛药物患者呼吸通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5.
正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频繁地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和排泄物等接触,被锋利的污染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缝针等)刺伤、划伤的概率也较高,以上情况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调查表明,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预防现状不尽如人意,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及相关预防知识掌握欠缺。约40%的医护人员不了解针刺伤后应立即报告[1-2],43%的护理人员不知道针刺伤后应采取哪些  相似文献   
86.
《Vaccine》2015,33(41):5386-5395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an alphavirus-based vaccine encoding human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could generate an effectiv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n a stringent mouse model of prostate cancer. DR2bxPSA F1 male mice expressing human PSA and HLA-DRB1*1501 transgenes were vaccinated with virus-like particle vector encoding PSA (VLPV–PSA) followed by the challenge with Transgenic Adenocarcinoma of Mouse Prostate cells engineered to express PSA (TRAMP–PSA). PSA-specific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umor challenge. PSA and CD8 reactivity in the tumor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umor growth was compared in vaccinated and control groups. We found that VLPV–PSA could infect mouse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 and induce a robust PSA-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in vivo.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splenic CD8 T cells (19.6 ± 7.4%) produced IFNγ in response to the immunodominant peptide PSA65–73. In the blood of vaccinated mice, 18.4 ± 4.1% of CD8 T cells were PSA-specific as determined by the staining with H-2Db/PSA65–73 dextramers. VLPV–PSA vaccination also strongly stimulated production of IgG2a/b anti-PSA antibodies. Tumors in vaccinated mice showed low levels of PSA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t CD8+ T cell infiltration. Tumor growth in VLPV–PSA vaccinated mice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at early time points (p = 0.002, Gehan–Breslow test). Our data suggest that TC-83-based VLPV–PSA vaccine can efficiently overcome immune tolerance to PSA, mediate rapid clearance of PSA-expressing tumor cells and delay tumor growth. The VLPV–PSA vaccine will undergo further testing for the immunotherapy of prostate cancer.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输液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方法 选择212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输液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二组患者对遵医行为的依从性,以及对疾病、药物、及输液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行为,疾病、药物、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门诊输液室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8.
以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RDGE)和1,1,1-三(对羟基苯基)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三官能团环氧树脂TEP,并分别与异佛尔酮二胺(IPDA)单一体系和IPDA/2-乙基-4-甲基咪唑(2E4MZ)复合体系进行常温固化。通过DSC、热重分析(TGA)、动态机械热分析仪、耐化学介质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对比研究了TEP树脂与两种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固化度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固化体系较单一固化体系初始表观活化能更低,复合体系固化物的固化程度、玻璃化转变温度、耐腐蚀性均优于单一IPDA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非局麻乳房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评估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福建省22所医院共3 327例非局麻乳房清洁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SSI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 327例患者,恶性肿瘤者1 502例(45.19%),平均手术时间(101.18±8.04)min;共发生SSI 24例,发病率为0.72%;253例(7.60%)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62.66%在术前0.5~2 h内使用抗菌药物。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SS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是SS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非局麻乳房清洁切口SSI控制情况较好;同时,临床术前应主动评估患者SSI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实现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鼠疫现场和基层的应用。方法 本试验将已建立的基于核酸预混室温储运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于我国各鼠疫疫源地野生菌株的检测,进行特异性评价。选取分布于我国境内不同鼠疫疫源地野生鼠疫耶尔森氏菌株、鼠疫减毒菌株、耶尔森菌属近缘菌株假结核菌及小肠结肠炎菌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5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及鼠疫减毒菌株扩增阳性,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无阳性扩增,冻干试剂在室温25 ℃和37 ℃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敏感性与冷冻保存无差异,核酸扩增诊断可在1 h内完成。结论 应用基于核酸预混室温储运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我国各鼠疫疫源地5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检测呈现高度特异性,本试验冻干试剂具有可室温保存、便于运输、检测结果精准、快速等特点,具有较好的鼠疫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