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5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6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61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53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102.
103.
104.
通腑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腑法是运用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的一种治法,为阳明腑实证而设.阳明腑实证既是一个囊括多种病证的中医证候群,又是一个特定的病理概念.由于这些病证的病理基础均有腑实内结,这就给通腑法提供了用武之地.笔者将通腑法用于临床一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用于监测化妆品中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型号液相色谱柱、不同类型流动相及配比,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并进行了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结果在AlltimaC18(250mm×4.6mmI.D.,5μ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25℃时,维生素D2、维生素D3在0.5~10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12mg/L和0.06mg/L;不同浓度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3.8%和3.5%;加标量为20μg/g时,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4.2%~101.4%和91.6%~97.2%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等特点,适于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  相似文献   
106.
丁香酚痤疮凝胶剂的处方设计及初步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丁香酚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与初步质量评价。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入丁香酚制成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凝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的规定,适宜于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7.
姚实林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6,24(4):672-673
对湿热分消法作了较系统的诠释,包括除热中之湿、清湿中之热、消湿热兼夹、上中下内外分消湿热4个方面,对临床治疗湿热之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青少年寻常痤疮发病规律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青少年寻常痤疮发病规律及其与机体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840名青少年学生的寻常痤疮发病率、发病年龄、性别特点及面部皮损特征.结果:1.青春期寻常痤疮患病率为86.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2.发病年龄在12~17岁之间,男性发病年龄大于女性(P<0.05);3.青春期患者痤疮是以正常肤色的白头粉刺为主,数量在30个以内,皮损单一;4.面部皮损分区以左右分布为主(P<0.01).结论:青春期是寻常痤疮的高发期,其患病率、皮损程度、分布与年龄、性别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凉血四物汤在皮肤病中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治牢主任医师运用凉血四物汤加减治疗血热瘀滞证所引起的不同的皮肤病症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临床疗效良好,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0.
余兰  蔡晓玲 《海南医学》2008,19(3):61-62
目的探讨自制甲—丁溶液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加丁胺卡那注射液0.4g配成甲—丁溶液后湿敷于患处,每周1次;对照组外用2%氯霉素酒精酊,1天1次;连用4周,对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175例患者中,痊愈45例,占25.7%,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2%和72.5%,两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们自配的甲—丁溶液和传统的2%氯霉素酒精酊相比,治疗痤疮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