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78篇
预防医学   17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02篇
中国医学   64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研究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清利湿热方的中医功效,以证测效揭示清利湿热降血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妙丸组以及清利湿热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猪油脂或酒,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观察清利湿热方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热激蛋白70(HS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胃液素(GAS)、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血浆胃动素(MTL)、肝脏组织Na+-K+-ATP酶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肠组织水孔蛋白3(AQP3)、水孔蛋白4(AQP4)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65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5,P<0.01),HSP70、TNF-α、IL-1β升高(P<0.05,P<0.01,P<0.001),胃肠组织中AQP3表达量下降(P<0.05),AQP4表达量上升(P<0.01,P<0.001),GAS含量下降(P<0.01),IgM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TLR4表达量增加(P<0.01)。清利湿热方能增加大鼠体质量,降低HSP70、TNF-α、IL-1β含量(P<0.05,P<0.01,P<0.001),升高胃肠组织AQP3表达量(P<0.05,P<0.01,P<0.001),降低AQP4表达量(P<0.05),升高GAS、Na+-K+-ATP酶含量(P<0.05,P<0.001),降低IgM含量(P<0.05,P<0.01)。结论: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油脂/酒,可以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候模型,清利湿热方可以从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热激蛋白以及炎症介质、水孔蛋白、胃肠激素、免疫等多方面改善大鼠湿热状态,发挥清利湿热功效。清利湿热方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核因子κBp65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荷叶降脂方中药物的提取工艺,为药物的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形成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法提取,以荷叶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并将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实验数据作为反向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作为网络的输出层,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量水、提取3次、0.5 h/次。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可用于荷叶降脂方提取工艺的优化,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符合中药制剂研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方(YX)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复制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慢性心衰大鼠(CHFR)模型,测定YX对CHFR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YX能明显提高CHFR的左室内压峰值(LVSP)、动脉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P<0.05~0.01;能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心室开始收缩到压力上升速率最大值的时间(t~dp/dtmax),P<0.05~0.01。结论:YX能明显增加CHFR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浅析《千金方》骨伤科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孙思邈所撰《千金方》,其骨伤科方面成就亦颇为突出。有关于骨伤科用药特色,包括补骨髓药,长肌肉药和坚筋骨药,以及关于骨伤科病症的骨折、伤筋、瘀血、金疮等诊治要诀。  相似文献   
17.
《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文蓉 《中国针灸》2003,23(3):180-182
《千金要方》记载了针灸治疗哮喘共11个处方。并从处方组成,功效,适应症,手法以及疗程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为探求临床治疗哮喘选穴配方的规律和思路,特对11个千金哮喘方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略谈处方应付之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方书写与调配应付中存在无规范化的问题。建议医生与药剂人员密切配合,致力于处方规范化,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方剂的历史悠久,但真正将方剂作为研究对象,出现方剂功效的描述则始自金代成无己,并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直到建国后才形成一定的规范。目前古方中还存在大量的方荆只有简单的组成与主治,而没有详细的方论,包括方剂功效。文章最后论述了方荆功效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卢晓阳  盛飞剑 《中国药房》2005,16(4):244-246
目的 :促进《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的贯彻实施。方法 :着重分析在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中医师及药师的法制意识、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电子处方系统存在的不足、处方权的有效性、处方药品名称不规范等问题。结果与结论 :只有多方配合 ,不断完善实施细则 ,以及改革药学教育模式 ,才有可能实现《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