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小儿支原体肺炎12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失调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96.67%vs 76.67%,P<0.05);治疗后3 d,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纯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显著,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8 mg/kg,加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 d/次;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片/次,2次/d,餐时服用。治疗5~7 d。通过治疗后的疗效,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FVC、FEV1和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小儿肺炎症状,在抑制炎症的同时提高患儿肺功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从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筛选7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炎琥宁治疗组与联合用药治疗组,对炎琥宁治疗组患儿予以炎琥宁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儿在炎琥宁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比炎琥宁治疗组患儿更短,且联合用药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73%)显著高于炎琥宁治疗组(78.94%,P <0.05)。结论: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速度更快、疗效更高,对保障患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加强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云南省会泽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患者120例,以抽签法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病毒唑治疗,观察组行炎琥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4.444,P=0.03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37±0.22)d,短于对照组的(4.50±0.55)d(t=14.776,P=0.000);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78.33%(χ2=4.183,P=0.041)。结论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设计炎琥宁的合成线路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穿心莲内酯在吡啶中与琥珀酸酐反应,经处理后得到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再在KHCO3和NaHCO3配成的碱溶液中反应形成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结果目标产物的纯度为97.95%,新设计线路的总收率为78.0%。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路线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针(5mg/kg·d)及炎琥宁针(10mg/kg·d),每日1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10mg/kg·d)及VitC针(10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2,P<0.01);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经比较,亦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5(P<0.05)、7.227(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儿童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儿童使用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42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全部为11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60 min内出现.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规范儿童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四种常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中文数据库及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外文数据库,搜索公开发表的中药注射液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炎琥宁及利巴韦林注射液(下称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炎琥宁、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8年10月30日,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按照Cochrane 5.1手册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估,采用ADDIS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与概率排序。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2428例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四种中药注射液皆显著优于利巴韦林(P<0.05),炎琥宁、热毒宁显著优于喜炎平(P<0.05),喜炎平优于痰热清(P<0.05),最佳概率排序:炎琥宁>热毒宁>喜炎平>痰热清>利巴韦林;在口腔溃疡愈合与住院时间方面,喜炎平与热毒宁均显著短于利巴韦林(P<0.05),最佳概率排序:喜炎平=热毒宁>炎琥宁>痰热清>利巴韦林;在退热与皮疹消退时间方面,喜炎平、热毒宁与痰热清皆显著短于利巴韦林(P<0.05),最佳概率排序:喜炎平=热毒宁>痰热清>利巴韦林;在安全性方面,热毒宁、喜炎平显著优于利巴韦林(P<0.05),最佳概率排序:热毒宁>喜炎平>利巴韦林。结论:中药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面,炎琥宁临床疗效最高,热毒宁临床安全性最好。本结论仍需要高质量随机对照文献予以进一步验证,并建议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中药注射液。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炎琥宁、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将6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炎琥宁、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9.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94,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0.
张霞  石在新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73-74,7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和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冻干粉静脉滴注,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体征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