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69篇
  免费   12327篇
  国内免费   6599篇
耳鼻咽喉   2806篇
儿科学   8454篇
妇产科学   3271篇
基础医学   16963篇
口腔科学   4228篇
临床医学   33010篇
内科学   40417篇
皮肤病学   3057篇
神经病学   11081篇
特种医学   13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34364篇
综合类   20736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15056篇
眼科学   4476篇
药学   24168篇
  82篇
中国医学   4723篇
肿瘤学   11948篇
  2023年   1915篇
  2022年   4496篇
  2021年   10429篇
  2020年   5415篇
  2019年   11282篇
  2018年   6011篇
  2017年   5174篇
  2016年   7208篇
  2015年   10183篇
  2014年   18469篇
  2013年   16048篇
  2012年   19615篇
  2011年   16432篇
  2010年   15239篇
  2009年   14667篇
  2008年   13312篇
  2007年   13321篇
  2006年   11267篇
  2005年   7595篇
  2004年   3989篇
  2003年   3362篇
  2002年   2768篇
  2001年   2273篇
  2000年   2026篇
  1999年   1265篇
  1998年   1679篇
  1997年   1526篇
  1996年   1272篇
  1995年   1264篇
  1994年   1201篇
  1993年   939篇
  1992年   1158篇
  1991年   1041篇
  1990年   1062篇
  1989年   1044篇
  1988年   957篇
  1987年   854篇
  1986年   692篇
  1985年   1608篇
  1984年   1753篇
  1983年   1262篇
  1982年   1347篇
  1981年   1344篇
  1980年   1154篇
  1979年   1002篇
  1978年   766篇
  1977年   769篇
  1976年   673篇
  1974年   457篇
  1973年   4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T2WI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DTI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MS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MS患者和32名与MS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DTI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ADC值和FA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和(0.620±0.094)×10^-3mm^2/s,FA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MS斑块。结论 使用DTI检查生成的ADC图和FA图可以有助于评价MS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MS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相似文献   
993.
丛远高  钱忠权 《中国骨伤》2007,20(12):855-856
20世纪90年代AO学者Gerber、Palmar等相继提出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的新概念以来,出现了以生物学固定为基础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这一崭新的骨折治疗方法已逐渐应用临床并取得了优良的治疗效果[1-2]。自2005年1月-2006年4月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1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左7例,右11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其中交通伤10例,跌伤4例,砸伤4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15例。按AO长管状骨骨折的综合分类法:42-B1型5例,B2型6例,B3型2例;42-C1型2…  相似文献   
994.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胫骨多段骨折是小腿严重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软组织损伤严重、手术治疗难度大、游离骨折段容易出现缺血性坏死及骨不连接等特点。本文回顾1998年6月-2005年5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23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1~68岁,平均46岁。左侧10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定量评估64层螺旋CT(MSCT)与DSA2种成像方法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及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应用心脏动态体模,设定心率为0、50、70、90次/min,对内径3mm的模拟冠状动脉(内设25%、50%、75%3段狭窄)及内径4mm的模拟带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段内设50%、75%2段狭窄)分别进行MSCT与DSA成像,将MSCT与DSA对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MSCT对25%、50%、75%3段狭窄的平均测量值为(30.0±1.4)%、(49.5±1.3)%、(72.9±3.9)%(P值分别为0.005、0.531、0.369);DSA分别为(24.8±2.0)%、(48.2±2.1)%、(75.3±2.4)%(P值分别为0.883、0.180、0.796)。(2)MSCT图像伪影随心率增快而增加,心率≥70次/min影响变明显;DSA不受心率影响,所有心率下都可清晰地显示狭窄程度,无伪影。(3)MSCT与DSA测量血管狭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5,P=0.000)。(4)MSCT可同时显示支架及支架内狭窄,但显示支架内狭窄能力有限,对50%狭窄分别显示为(46.4±4.5)%(心率为0)和(43.6±5.7)%(心率为50次/min),与标准值(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狭窄,但不能很好显示支架形态。结论(1)MSCT与DS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结果可靠,MSCT受心率的影响大,时间分辨率有待提高,作为排除性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管径较粗和低心率条件下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在外置磁场下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采用戊二醛交联法使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磁性纳米微粒交联,用直接标记法制备^188Re—Herceptin及^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用羰基铼标记法制备^188Re-磁性纳米微粒。肿瘤细胞体外抑制实验设4个组:^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188Re—Herceptin组、^188Re-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各组均设3.7×10^4、18.5×10^4、37×10^4、55.5×10^4、74×10^4Bq/ml5个放射性剂量级别;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的抑瘤效应,计算相对抑制率,采用半数抑制放射性浓度(IC50)对各组抑瘤作用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组对SKBR-3细胞均有较强杀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而^188Re-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04组的杀伤作用较弱0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的IC50(53.1×10^4Bq/L)明显低于^188Re—Herceptin组(76.1×10^4Bq/L);^188Re一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的IC50分别为169×10^4和175×10^4Bq/L,明显高于前2组。结论^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均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KBR-3乳腺癌细胞增殖,且前者的抑制作用较后者强。  相似文献   
997.
阿奇霉素替代激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炜炜 《中国医药》2007,2(5):309-311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用阿奇霉素治疗,B组用地塞米松治疗,分别观察3d后的临床疗效;2组均测定其外周血清IL-4,IFN-γ浓度变化,并与15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血清IL-4,IFN-γ浓度对比。结果A组与B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个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N-γ和IL-4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N-γ下降,IL-4升高;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增高、IL-4浓度下降;B组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下降、IL-4浓度也下降,且2组IFN-γ/IL-4值均显著升高。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能与地塞米松有同样的调节TH1及TH2细胞因子使之趋于平衡,并且有更好的促进细胞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纳米磁小体氟尿嘧啶微球靶向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纳米磁性氟尿嘧啶微球治疗肝癌的靶向效应。方法肝癌裸鼠模型32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采用自制的0.03T强度的磁性支架丝,在肿瘤内部建立磁场,尾静脉注射氟尿嘧啶纳米磁小体;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磁场和药物应用;单纯内磁场组,建立0.03T肿瘤局部内磁场,无药物治疗;单纯氟尿嘧啶治疗组,尾静脉注射氟尿嘧啶注射液,无磁场应用。各组于治疗前及连续5d治疗完成后第1,4,7,10,13天各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肿瘤抑制率64.0%,与其他三组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组肿瘤组织镜下显示大量细胞凋亡。结论纳米磁性氟尿嘧啶微球在内磁场的作用下有明显的靶向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999.
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的研制与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self—locking type pro-rotary auto-sliding&compression nail plate,LPSC—NP)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8具新鲜成年股骨近端标本,制成股骨颈骨折,分别用LPSC—NP、3枚空心钉、双头中空加压螺纹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PSC—NP的承载能力和抗扭转强度、刚度均明显大于后三者。结论LPSC—NP固定股骨颈骨折牢固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该器械结构合理,简单适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met-小干扰RNA抑制肝癌转移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c-met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c-met与肝癌转移有关联。此前也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成功建立了表达c-met-siRNA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c-met-siRNA,并证实逆转录病毒载体能长期、稳定表达针对靶基因c-met的siRNA,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在体内研究c-met-siRNA对肝癌生长、转移的影响,以期为c-met-siRNA应用于临床防治肝癌转移复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