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8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938篇
内科学   907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362篇
特种医学   389篇
外科学   738篇
综合类   113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34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331篇
  3篇
中国医学   430篇
肿瘤学   3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护肤粉联合红外线治疗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效果。方法 护肤粉的观察组(n=41)或鞣酸软膏对照组(n=35)联合红外线治疗肛周糜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01)。结论 护肤粉联合红外线治疗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方程在中国人CKD的不同分期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CKD患者98例。将CKl2vEPI方程估算的GFR值用体表面积(BSA)标准化得出估算GFR(eGFR),与BsA标准化的肾动态显像法(^99Tc-DTPA)检测的GFR(sGFR)用K/DOOI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相关性分析得出eGFR与sGFR呈正相关(r=0.847,P〈0.01);eGFR的15%、30%及50%符合率分别是31.6N、59.2%和85.7%,eGFR估计值与sGFR平均偏差2.56ml/min。CKD各期偏差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KD2~5期,偏差较小;CKD1期,偏差略大,偏差值为(13.22±22.41),但偏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EPI方程可广泛应用于我国CKD各期患者评估GFR,具有较小的偏差,较高的准确性。CKD-EPI方程在评估较高的GFR时,可能存在矫枉过正,高估GFR。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通过改良Palomo术与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优劣性。方法 2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Palomo术高位结扎组117例,介入栓塞组117例,随访3~6个月,分别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方面、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对比观察,手术时间分别为3...  相似文献   
994.
杨秀芹 《医学综述》2012,18(17):2901-290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与单独使用舒利迭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CVA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观察两组的疗效、咳嗽评分、咳嗽消失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咳嗽消失、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CVA较单独使用舒利迭更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李坤 《医学综述》2012,(24):4283-4284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徐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43)和美托洛尔组(n=43),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观察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Dd、LVEDs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SV及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卡维地洛组LVEDd减少及LVEF增加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NYHA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宇欧 《医学综述》2012,18(3):465-467
目的分析研究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可能伴随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6例;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24h U-TP)、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24 hU-TP、CRP、ESR、Cr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能有效控制狼疮活动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FH)治疗症状恶化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将50例症状恶化的慢性RLS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FH 30 mg,对照组予以氯硝西泮2 mg口服,均治疗30 d。治疗前后进行RLS严重程度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SP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自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治疗前后RLS的严重程度、PSQI、SPS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治疗症状恶化的RLS能够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考虑将FH试用于治疗症状恶化的RLS患者。  相似文献   
998.
马兴义  王海鸥 《医学综述》2012,18(11):1642-1644
动脉粥样硬化(AS)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将成为老龄化社会主要的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最近文献报道,AS的发生、发展与分化的不同巨噬细胞亚型相关。理解巨噬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不同亚型巨噬细胞在AS过程中的功能,可能对寻找新的治疗方案,限制AS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霍岩  徐凤  苗仲艳 《医学综述》2012,18(16):2641-2642
目的评价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导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利用24 h ABPM仪对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时进行临床监测,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对照组未采用监测的治疗方案,患者出现不适时随机测量血压,调整临床用药。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治疗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ABPM指导临床降压治疗较常规治疗血压控制平稳、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DHS和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作者通过手术治疗65岁以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本组随访12~37个月,平均25个月。DHS组与PFNA组在愈合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上明显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DHS组优15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7.5%。PFNA组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4%。DHS组出现1例螺钉切出,1例出现颈干角丢失。结论:DHS和PFNA仍是目前最常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PFNA与DHS相比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对于稳定性的转子间骨折选用DHS较合适,对不稳定性的骨折选用PFNA为首选,对于高龄老年患者,PFNA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