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IM)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相点(IM发病期,恢复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用免疫黏附法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发病期患者CD3+,CD4+,CD8+,CD4+/CD8+,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明显异常降低,CD8+明显增高(P〈0.01)。恢复期患者趋于正常。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是IM患者免疫状态,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4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VEGF水平。随机抽取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VEGF。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水平、IL-6、VEGF显著升高。IFN-γ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肿瘤期别越晚,CD4+/CD8+比值越低,CD8+、IL-6、VEGF水平越高,IFN-γ水平则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宫颈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VEGF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促进宫颈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HLA-DR、T细胞亚群相关性,探讨与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者及成功者各20名,检测T细胞亚群及HLA-DR、HLA-B27、HLA DRB1 * 07、DRB1 * 04、DRB1 * 1001、DQB1 * 0401等DR区基因表型水平.结果 免疫失败组CD4-/CD8-含量低于对照组,免疫失败组HLA-DR及HLA-B27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HLA DRB1 * 07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CD3、CD4、CD8、CD5、CD7、CD4+/CD8+、CD4-/CD8+、CD4+/CD8-含量及HLA DRB1 * 04、DRB1 * 1001、DQB1*040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乙肝免疫失败可能与HLA-DR、HLA-B27、HLA DRB1 *07、CD4-/CD8-等相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使用他克莫司(Tac)的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CD28家族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受者20例为Tac组,术后采用Tac、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以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20例为肝病对照组;以健康志愿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正常对照组志愿者和肝病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CD2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CD152和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分别测定Tac组使用Tac后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CD28、ICOS、CD152和PD-1的表达.结果 肝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Tac组各时点间的CD3+ T淋巴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使用Tac时间的延长,Tac组CD4+ T淋巴细胞持续下降,至使用Tac 3个月时,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 T淋巴细胞逐渐增加至正常水平.Tac组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ICOS分子表达持续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 T淋巴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而CD8+ T淋巴细胞表面CD28分子持续低表达(P<0.05).同时,Tac组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CD152分子和PD-1分子的表达均持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接受以Tac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其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紊乱得到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CD28分子和ICOS分子的表达下调,CD152分子和PD-1分子的表达上调,通过共刺激信号的调节来达到抑制排斥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亚砷酸钠对哮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体凋亡诱导作用.方法T细胞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法检测哮喘患者及正常人在不同浓度亚砷酸钠中培养24 h及在01μg/ml亚砷酸钠培养不同时间T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与地塞米松比较.结果随着亚砷酸钠浓度增加,哮喘组T细胞凋亡逐渐接近并超过正常组T细胞凋亡率.亚砷酸钠对哮喘患者T细胞的调亡诱导作用大于对健康正常人T细胞诱导作用,而地塞米松对正常组及哮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均有明显凋亡诱导作用.结论亚砷酸钠对正常人及哮喘患者T细胞调亡诱导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6.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different lymphoid subsets in alcoholic hepatitis (AH), including cells displaying cyto-toxic activity, is scanty and contradicto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knowledge of the immun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volved in AH and the possible role of ethanol (EtOH) consumption in these changes. W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peripheral blood (PB) lymphoid subsets, both during active EtOH intake and after a 3-month withdrawal period, using multiple stainings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flow cytometry, as well as natural killer (NK) cytotoxic activity. AH patients entering the study were selected strictly; only those undergoing their first episode of AH with no other lesions at liver biopsy were enrolled. Regarding the alcohol intake period, the most striking finding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absolute number of PB T cells affecting both CD4+ and CD8+ lymphocytes. These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expression of T-cell activation antigens, such as HLA DR and CD11c. Simultaneousl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oth NK cells (CD3-/ CD56+) and the cytotoxic T cells coexpressing the CD3 and the CD56 molecules together with an increased NK cytotoxic activity were observed. By contrast, the CD19+/CD5+ B-cell subse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with EtOH withdrawal except in CD5+ B lymphocytes, which returned to normal valu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 AH patients, a significant expansion of both activated T cells and NK lymphocytes occurs in the PB,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NK cytotoxic activity. Interestingly these abnormalities persist during the withdrawal period.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天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炎症介质(IL-8、TNF-α)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60例,以药物(处方:白芥子、细辛、甘遂、麻黄、干姜、吴茱萸)敷贴穴位。对照组160例,采用安慰剂敷贴穴位。结果通过约3年的天灸治疗后,治疗组能够较对照组能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总分积分)评分分值、降低炎症介质(IL-8、TNF-α)表达、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表达水平。结论天灸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肌体免疫力,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确诊乙肝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中ALT浓度不同分为ALT正常组、ALT中度升高组、ALT高度升高组,根据病毒载量的不同分为未复制组、低复制组、高复制组,另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 (A组 )、静吸复合全麻醉组 (B组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 (C组 ) ;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 2h及术后第 1,3,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切皮前三组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较麻醉前没有明显变化 ;切皮后 2h、术后 1d和 3d ,A、B组sIL - 2R明显升高 (P <0 .0 1) ,且在施术 2h、术后 1d血清sIL - 2R高于C组 ,C组术后 1d增高 (P <0 .0 1)。三组病人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施术 2h、术后第 1,3天CD3 + 、CD4+ 及CD4+ /CD8+ 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C组的CD4+ /CD8+ 在第 3天已恢复 (P >0 .0 5 )并高于A ,B组 (P <0 .0 5 ) ;术后第 5天 ,C组CD3 + 、CD4+ 及CD4+ /CD8+ 接近麻醉前水平 (P >0 .0 5 ) ,且高于A ,N组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有利于肿瘤病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自由基和免疫功能的变化。资料和方法:30例肝癌病人(男16例,女14例),30例健康人(男16例,女14例)和30例肝良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SIL-2R水平、IL-2、CD3、CD4、CD8、LPO、SOD也同步测定。结果:⑴肝癌病人IL-2、CD3、CD4、CD4/CD8、SOD明显低于常人及良性病变者,LPO、SIL-2R、CD8则明显高于常人及良性病变者。良性病变者的变化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⑵肝癌病人的LPO与SOD间呈负相关(γ=043,P<005)与IL-2之间呈负相关(γ=0785,P<001),SIL-2R与IL-2呈负相关(γ=-041,P<005)。结论:肝癌病人体内存在着自由基的损害和免疫功能低下,在防治时应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