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1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277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638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1658篇
内科学   1170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484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科学   1038篇
综合类   2810篇
预防医学   1183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335篇
  15篇
中国医学   45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967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900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梯度减压的手术方法对预防术中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效果。方法对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次减压手术方式及去骨瓣后,硬膜与颞肌筋膜瓣减张缝闭硬膜切口方法。结果40例脑肿胀患者术中脑嘭出6例占15.0%,死亡19例占47.5%;60例脑内血肿病人未发生脑膨出,死亡12例占20%。结论脑外伤后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易造成脑膨出.术中分次减压降低了骨窗部位脑组织的顺应性,从而降低了局部的压力梯度,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能有效防止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5月-2005年5月对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其中单瓣病变74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08例。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行左房折叠术。结果 182例住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15例,死亡1例,随访151例,结论 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脑组织氧分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ICP明显下降,PbtO2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提高PbtO2;伤后24h内持续PbtO2<5mmHg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在常规平喘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甲基泼尼松龙8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40ml中静脉注射,对照组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疗效好,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甲基泼尼松龙是老年重症哮喘院前急救的首选方法,尽早使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15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共施行套扎治疗287例次,平均每人1.8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43例(91.7%),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51例(32.7%);术后痔块回缩不全8例(5.1%);无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表示满意者149例(95.5%),基本满意6例(3.9%),不满意1例(0.6%).结论RPH对轻中度痔疮不仅具有极好的疗效,而且无需麻醉和住院,操作简便,术后痛苦轻微,几无并发症,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92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和抗生素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92例并发SBP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中,发热72例(78.26%),腹胀85例(92.39%),腹痛38例(41.30%),反跳痛35例(38.04%),83例(90.2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分类≥0.75,40例(45.98%)腹水PMN计数≥250个/mm3,79例(90.80%)腹水PMN比值≥0.50,11例(12.0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7株,G-杆菌占52.9%(9/17),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及泰能敏感,对丁胺卡那、氧哌嗪青霉素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显示,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甲硝唑效果较好,并较少出现继发真菌感染。结论重型肝炎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外周血和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治疗SBP,可首选二联使用头孢他啶与甲硝唑,疗程约10~14日。  相似文献   
18.
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的各种预后因素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358例,分为好转治愈组和恶化死亡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等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对指导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SMEI) or Dravet syndrome is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he SCN1A gene that encodes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lpha-1 subunit. Recently, we generated and characterized a knock-in (KI) mice with an SCN1A nonsense mutation that appeared in three independent SMEI patients. The SCN1A-KI mice well reproduced the SMEI disease phenotypes. Both homozygous and heterozygous knock-in mice developed epileptic seizures within the first postnatal month. In heterozygous knock-in mice, trains of evoked action potentials in inhibitory neurons exhibited pronounced spike amplitude decrement late in the burst but not in pyramidal neurons. We further showed that in wild-type mice the Nav1.1 protein is expressed dominantly in axons and moderately in somata of parbalbumin (PV) – positive inhibitory interneurons. Our immunohistochem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Nav1.1 are clearly distinct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our findings has corrected the view of the Nav1.1 protein distribution. The data indicate that Nav1.1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the spike output from PV interneurons and further, that the specifically altered function of these inhibitory circuits may contribute to epileptic seizures in the mice. These information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pathomechanism of SMEI and to develop its effective therap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