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9篇
  免费   2175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969篇
妇产科学   507篇
基础医学   1728篇
口腔科学   614篇
临床医学   5931篇
内科学   4316篇
皮肤病学   567篇
神经病学   981篇
特种医学   6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317篇
综合类   4191篇
预防医学   2015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2818篇
  14篇
中国医学   1663篇
肿瘤学   525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848篇
  2021年   1443篇
  2020年   1234篇
  2019年   1126篇
  2018年   1097篇
  2017年   1136篇
  2016年   1096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2279篇
  2013年   2453篇
  2012年   1865篇
  2011年   1883篇
  2010年   1567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288篇
  2007年   1321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815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9篇
  1975年   19篇
  1973年   31篇
  1971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与血管内超声 ( IVUS)相比较 ,探讨压力导丝在评价冠脉内支架置入即刻效果 ,指导优化支架置入中的作用。方法  5 1例患者置入冠脉内支架后先后予血管内超声和压力导丝检测判断是否达到相应的理想支架置入标准。若未达标准 ,则进一步采用更高压力同样球囊或更大球囊再扩张。结果 支架置入后 IVUS判断 3 1例达到标准 ,不需再扩张 ,15例不满意者再扩张支架 ,支架内截面积增加 2 4 .3 % ( P<0 .0 5 ) ,最终 4 1例 ( 89% )得到满意 IVUS,5例因超声导管未跨过支架无超声资料 ;压力导丝检测 3 5例达到标准 ,不需再扩张 ,16例不满意者再扩张支架最终 4 5例 ( 88% )得到满意结果 (心肌部分血流储备 ,FFRmyo>0 .90 )。血管内超声和压力导丝两者在判定理想支架置入方面有很好的相关性 ,符合率达 90 %。以血管内超声检测作金标准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 ROC)计算心肌部分血流储备 FFRmyo预测理想支架置入的最佳临界点为 0 .90。结论 压力导丝是指导冠脉支架置入更方便、安全的有效手段 ,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Summary A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jection or infiltration of large volumes of fluid is described. This consists of a syringe which fills automatically from a reservoir through an inlet/outlet valve.  相似文献   
95.
Zero-order release of oxprenolol hydrochloride was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the swelling and erosion of the matrix. This formulation involves only mixing of drug, 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 (HPMC), and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Na CMC) at the ratio of 1:0.4:1.6, respectively, and compressing the mixture directly into tablets. The in vitro release pattern from this optimized matrix tablet was reproducible. Accelerated stability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optimized formulation remains stable for an approximately 2-year shelf life. This sustained-release (SR) tablet was evaluated in dogs, and for comparison a conventional (CV) formulation was also given at the same dose level. Plasma oxprenolol levels were monitored by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PLC) metho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i.e., lower C max, higher values of t max, MRT, AUC, and plasma concentration at 24 hr, and nearly constant plasma levels over 12 hr, indicated that the SR matrix tablet is superior to the CV rapid-releasing formulation. The in vitro release parameters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correlated well.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病态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胃减容术时,3种机械通气参数对患者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24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3组,每组8例。A组:潮气量12ml/kg,呼吸频率10次/min;B组:潮气量20ml/kg,呼吸频率10次/min;C组:潮气量12ml/kg,呼吸频率20次/min。分别于气腹前(T1)、气腹后(T2)抽取动脉血测量pH、PO2、PCO2、Plat(平台压)、Peak(峰压)、AaD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结果:气腹后B组Plat(33.2±1.8)cmH2O、Peak(36.3±1.6)cmH2O显著高于A组Plat(29.5±3.9)cmH2O(q=3.053,P〈0.05)、Peak(33.0±2.9)cmH2O(q:2.823,P〈0.05)和C组Plat(28.0±4,1)cmH2O(q:4.290,P〈0.05)、Peak(31.8±2.8)cmH2O(q:4.704,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病态肥胖患者在腹腔镜下施行胃减容术时,加大潮气量20ml/kg或加快呼吸频率20次/min不能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  相似文献   
97.
孔令英  刘瑞波  王建辉 《中国骨伤》2007,20(12):833-835
目的:通过与4枚斯氏针固定比较,利用生物力学方法评价多枚空心钉固定股骨转子骨折的适应证和可靠性。方法:使用Sawbone股骨模型,模拟EvansⅢA型骨折,分别用2种多枚空心钉方法(矩外空心钉和矩内空心钉法)及多枚骨圆针固定,在CSS-11101力学实验机上进行载荷试验,取300 N载荷下股骨头垂直位移和张口位移数值,比较3种方法的轴向刚度。通过扭转实验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抗扭转能力。结果:3种固定方法在轴向刚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扭转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外空心钉固定力学性能相似于4枚骨圆针,而矩内空心钉固定弱于4枚骨圆针。应用多枚空心钉固定应选择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98.
喉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声门外通气设备.在气道的建立和维持上和喉罩相比有相似的优缺点.喉导管和喉罩总的插管成功率相近,一次插管成功率喉导管要远远高于喉罩.喉导管的气道封闭性更好.喉导管可用于四肢、泌尿、妇科和躯干体表手术以及困难气道的插管.在喉部空间狭小患者和颈髓损伤患者气道的建立上比喉罩更有优势,亦可用于心肺复苏时紧急气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C、D组为丙泊酚 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靶浓度分别为10、20、30ng/mL。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2、3、4、5μg/mL时BIS值和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达到4、3、2、1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记录BIS值为50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结果1.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C组和D组BIS值显著下降;D组中OAA/S评分也显著下降,并低于B组和C组;2.随丙泊酚浓度升高四组患者.BIS值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3.相同丙泊酚浓度时,BIS值和OAA/S评分随咪唑安定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4.B、C、D三组患者OAA/S评分达到3、2、1以及BIS值达到50时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达到相同OAA/S评分D组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结论效应部位浓度为10、20、30ng/mL的咪唑安定均能显著降低丙泊酚靶控浓度,以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随咪唑安定浓度加深,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吸烟对大学生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超  方昆  汪思应  宋伟  王颖 《中国校医》2003,17(5):401-403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学生血压的形响。 方法 随机选择日吸烟量≥ 10支男性大学生 34例为吸烟组 ,不吸烟者 31例为不吸烟组 ,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 吸烟组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不吸烟组 ,日间血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血压显示吸烟组血压波动范围高于不吸烟组 ,分为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以及部分时段血压不稳定三个阶段 ;吸烟组吸烟时心率显著快于对照组。 结论 吸烟可致正常血压男性大学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