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0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52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534篇
内科学   536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375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410篇
综合类   1338篇
预防医学   48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474篇
  4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4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2 毫秒
71.
Summary A 73-year-old man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of undetermined aetiology had received haemodialysis for 12 years when he died of acute purulent peritonitis due to caecal perforation. Amyloid deposits detected in a cystic bone lesion in the left hip had caused a pathological fracture 17 days before death. At autopsy, extensive amyloid deposits were found in the osteoarticular system, in the cartilaginous surface and the capsular tissue of joints, ligaments, vertebral discs and bone. In addition, vascular amyloid deposits were diagnosed in the heart, kidneys, testes, lungs, skin an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 special feature of this case were interstitial amyloid deposits forming a fine-meshed structure in the myocardium and plate-like deposit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mmunohistochemically, all these deposits reacted strongly with antibody to human 2-microglobulin but showed no reaction with antibodies to AA, Alambda, A-kappa and AF. The present case demonstrates that extra-osteoarticular manifestations of AB-amyloidosis can cause serious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确诊和会诊的粘膜相关淋巴瘤18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按原发部位分为胃肠(GI)和非胃肠(NON-GI)两组,男性11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52岁(31岁-63岁)。结果:Gl组9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腹部疼痛最常见,占本组78%(7/9),其次是腹部包块,占33%(3/9),内镜下表现多样;NON-GI组9例,以局部无痛性包块为主。手术后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为B细胞恶性淋巴瘤。结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慢及患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治疗和预后良好等特征。  相似文献   
73.
68例骨肿瘤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1995年6月~2002年10月共收治68例病理性骨折.引起病理性骨折的肿瘤中,转移癌27例(转移至四肢17例,脊柱8例,锁骨2例).原发恶性肿瘤20例(骨肉瘤13例,尤文氏肉瘤3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良性肿瘤21例(骨巨细胞瘤12例,骨囊肿4例,内生软骨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各2例,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初步临床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7.2年,转移癌中7例行局部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未见局部复发,功能良好.8例行病灶刮除,髓内针内固定,其中4例死亡,3例局部复发.13例骨肉瘤患者,9例对化疗敏感,行保肢手术,术后未见局部复发,预后良好,4例对化疗不敏感,行截肢术,术后均有肺转移.12例骨巨细胞瘤,7例行肿瘤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5例行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其中3例复发.结论:对于转移癌、骨巨细胞瘤和一些良性肿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肿瘤的彻底切除和假体置换对于控制局部复发是有效的,并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对化疗敏感的骨肉瘤患者,即使骨折,经过化疗和适当处理后,也可行肿瘤的彻底切除和假体置换,也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和降低肺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4.
不同类型的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 ,在多维光谱空间中构成不同的特征向量 ,这便是遥感多光谱图象分析与识别的物理依据。传统方法中有基于单个象元波段亮度的、空间纹理的、变换空间的多光谱图象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 ,但这些方法并没有直接描述地物的最本质特征———反射光谱曲线 ,从上个世纪 80年代开始 ,当二进制编码的方法提出并在多光谱匹配识别中获得成功应用后 ,多光谱图象分析处理便可以在这种特征提取的基础上 ,研究新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光谱形状描述的多门限的二进制编码分类方法 ,并给出了图象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男性乳癌特征分析(附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男性乳癌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男性乳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男性乳癌少见,病因不清,发病多在50岁以上,临床病例晚期多见,容易侵犯皮肤及胸肌,乳头常受累,可伴乳头溢血,淋巴结转移较早,雌激素受体阳性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主要是改良根治术,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结论:男性乳癌晚期多见,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76.
陈钢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4):247-249
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个家族27例HNPCC患者(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30例一般大肠癌为对照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50岁患者A组占59.3%(16/27),B组占23.3%(7/30),P<0.05。脾曲以上癌灶A组为40.0%(12/30),B组为16.1%(5/31),P<0.05。大肠多原发癌A组占10.0%(3/30),B组占3.2%(1/31)。大肠外肿瘤A组6例,B组2例。结论:HNPCC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对HNPCC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得到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7.
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研究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其中5例转移性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20例为腺癌,12/20为乳头状腺癌;5例为腺鳞癌,7例为鳞形细胞癌,4例为燕麦细胞癌,2例为不典型类癌;5例乳头状腺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5/5)和CEA(4/5)为阳性;电镜显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化潜能。结论 肺癌中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对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分析 ,有助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复阅 74例经过病理诊断证实的肝脏良性病变临床及其病理资料 ,并进行相关标志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在 74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中 ,证实肝细胞腺瘤是所有肝脏占位性病变中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最为困难的肿瘤。结论 肝脏良性病变手术前往往误诊为肝癌 ,核磁共振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必要时可作肝脏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广东、浙江、辽宁、四川和江苏是车祸最多的省份,5省的车祸发生数占全国总发生数45%,死亡人数占38%。1994年30个省市区的车祸死亡率以北京市为最低(3.41/10万人),浙江省最高(12.09/10万人),广东省的升幅最大。致死性车祸多发生于天气晴朗时的平直路段,以20~50岁的农民和职工居多,死者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车者。各类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责任、无证开车、骑自行车人责任和行人过失等人的因素占90%。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是违章行车、判断错误或疏忽大意。车辆增加、运输繁忙和道路不足、交通条件欠完善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车祸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80.
我院在1991年至1995年间使用电脑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查1410例门诊和住院乳腺病人。通过红外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综合分析,其中有81例假阴性,有123假阳性。本文从病理角度讨论假性图象的成因。结果表明,病灶的小血管数、炎细胞数、纤维反应和上皮增生程度是红外扫描显示各种不同影象的主要因素。某些特殊的恶性病变,上述四项病变指标不足,显示假阴性影象。反之,某些良性病变,由于病变的特性使上述四项指标增强,则显示假阳性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