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8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357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698篇
内科学   561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7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08篇
综合类   686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8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6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The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five patients with pelvic sort tissue neo plasms directly involving the sacroiliac joint, are described. All patients ha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examinations, two of the patients also hav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 role of imaging in this uncommon entity is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this diagnosis, thereby excluding unilateral sacroiliitis. Th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this diagnosis relate to local neural involvement, especially the sciatic nerve, and the fact that involvement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by tumors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s chances of a successful surgical outcome. The role of MR in this condition is not yet certain, but it may prove to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in view of its excellent depiction of skeletal neo plasms.  相似文献   
42.
总结94例脑转移瘤的CT诊断与临床资料。临床多以颅内压增高及脑组织损坏为主要征象。原发肿瘤部位按例数依次为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原发肿瘤的症状常较隐匿,60%的病人首先发现脑转移瘤,然后才追查到原发肿瘤。当发现脑内多发或单发肿瘤时,应排除转移瘤。CT是诊断脑转移瘤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地判断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水肿范围与并发改变等情况。  相似文献   
4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与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1)本病多发于30岁以下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2)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可分为3型;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3)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4)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陈旧性出血组成。(5)肿瘤的囊实性结构是形成“浮云征”的病理基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和病理学表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 ,了解口咽癌及口咽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 70例口咽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口咽癌 4 5例 ,淋巴瘤 2 5例 ,对比分析口咽癌、淋巴瘤的范围、边界、密度变化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5例口咽癌 ,均为单侧病变 ,其中 4 1例有明确肿物 ,边界不清楚有外侵 32例 ;2 5例淋巴瘤中 ,9例为双侧病变 ,边界不清楚 12例 ,肿物边界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行增强扫描的口咽癌 37例 ,密度不均匀 2 7例 ,肿物无明显或轻度强化 12例 ,呈中度强化 17例 ,明显强化 8例 ;行增强扫描的淋巴瘤 19例 ,其中内部密度均匀 12例 ,不均匀 7例 ,肿物无明显或轻度强化 12例 ,中度强化 7例 ,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密度均匀性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肿物的强化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口咽癌与口咽部淋巴瘤有不同的影像特点 ,肿物的范围、边界、密度变化及颈部淋巴结等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影响IIIA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因素,并分析经手术治疗不同亚组病人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146例手术治疗的IIIA期N2NSCLC病人的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术后辅助治疗等,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IIIA期N2NSCLC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14.5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和肿瘤位置影响预后。右肺下叶肿瘤单组或单个N2转移,预后最好。结论纵隔N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个数和组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主要因素。手术前未发现N2转移(mN2),有1组N2转移(N2L1),N2转移数少于4个者手术治疗效果好。右肺下叶肿瘤发生单组N2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肝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移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建立结肠癌细胞与肝细胞三维共培养模型,将结肠癌细胞系Colon-26细胞培养在共培养系统上层,肝细胞培养在下层。实验分为3组:(1)Colon-26细胞与小鼠的肝细胞共培养(肝细胞组)。(2)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纤维细胞组)。(3)Colon-26细胞单独培养(对照组)。观察肝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移行、增殖的影响,以及共培养液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肝细胞组的Colon-26细胞移行能力分别比纤维细胞组和对照组增强(t1=6.296,P=0.000;t2=5.322,P=0.000),Colon-26细胞增殖能力在肝细胞组亦分别比另两组增强(t1=3.905,P=0.005;t2=3.719,P=0.006)。肝细胞组的共培养液中EGF浓度明显升高(z=3.077,P=0.002)。结论在体外能建立结肠癌细胞与肝细胞的三维共培养模型。体外肝细胞能通过分泌生长因子促进结肠癌细胞的移行和增殖。  相似文献   
47.
PET/CT显像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PET/CT在探测和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卵巢癌术后患者全身或局部PET/CT显像结果。临床随访时间3~20个月。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诊。结果54例中41例有肿瘤复发、转移,13例无肿瘤复发。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0.2%,特异性为84.6%。与PET/CT显像前的CT、B超检查结果比较,9例腹腔及盆腔常规CT和(或)B超检查阴性者,PET/CT显像于腹腔及盆腔发现1处或多处隐匿性恶性肿瘤病灶,31.7%的患者PET/CT显像发现多处病灶且提示肿瘤广泛转移,从而改变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转移灶的分布以腹腔和盆腔为主,远处转移较少。19例患者糖类抗原(CA)125升高,PET/CT显像阳性率为89.4%。结论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病灶,使分期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推荐一种检测恶性肿瘤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应用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法回顾研究50例乳腺癌的淋巴结微灶转移情况,将结果与常规病理切片法进行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并统计微灶转移率。结果:常规病理切片法的转移灶检出率为30%,连续切片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法的转移灶检出率为5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连续切片法发现的微灶转移率为28.5%。结论:对于肿瘤的微灶转移的发现,连续切片的的免疫组化法更有优势,它是一种敏感的检测微灶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处理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别在不同压强(6、9、12及15mmHg)99.5%医用CO2气体以及常规培养条件下暴露1h,取各压强组处理后0h和72h细胞,使用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模型进行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气腹处理后即刻(0h),15mmHg压强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1.36±0.861)明显低于处理前(13.43±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且明显低于其他各组(6mmHg组:15.58±1.015,P=0.000;9mmHg组:13.49±0.750,P=0.011;12mmHg组:13.37±0.949,P=0.016;常规培养组:13.43±2.027,P=0.014);6mmHg压强组处理后细胞侵袭荧光强度(15.58±1.015)高于处理前(14.42±1.491),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6),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压强组(9mmHg组:P=0.013;12mmHg组:P=0.009;15mmHg组:P=0.000;常规培养组:P=0.011)。气腹处理后72h,各压强组处理前、后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各压强组间的结肠癌细胞侵袭荧光强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能对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产生一过性影响,随着CO2气腹压强的增高,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0.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灶FDG摄取的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肺转移的价值,并分析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的原因。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HCC肺转移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FDG摄取阳性或阴性分为2组:A组18例,肺转移灶表现为FDG摄取增高;B组14例,肺转移灶表现为无FDG摄取。结果32例HCC肺转移患者中,27例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肝内高代谢病灶,12例伴发其他肝外转移,其中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骨骼转移。PET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35.6%,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肺转移灶的FDG摄取变异较大,从无FDG摄取到少数病灶的显著FDG摄取,83.3%(25/30)摄取阳性的转移灶最大SUV(SUVmax)≤3。结论HCC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率较高,除与病灶大小有关外,可能与原发病灶的病理特点有关。呼吸控制的薄层CT图像以及必要时增强CT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非常重要,对CT显示小的肺结节病灶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