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2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913篇
耳鼻咽喉   426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366篇
基础医学   1348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1543篇
内科学   2022篇
皮肤病学   184篇
神经病学   239篇
特种医学   1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215篇
综合类   351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32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696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550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30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794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1080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1120篇
  2008年   1178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282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987篇
  2003年   860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者对62例肺癌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肺癌组红细胞膜C3b受体活性(RBC-C3bRR)、CD3 、CD4 、CD4 /CD8 比值均低于正常人(P<0.05~0.01),红细胞膜的吸附免疫复合物(RBC-ICR)、CD8 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因此认为红细胞免疫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对肺癌的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估计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2.
利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CD44v6,EGFR,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原位表达。结果发现CD44v6和EGFR表达上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nm23-H1的表达与肿瘤转移抑制密切相关(P<0.01)。这提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之间的表达失衡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易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Summary A simple technique of stereotactic craniotomy and intraoperative lesion localisation that uses the Brown-Robert-Wells (BRW) stereotactic frame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optimises craniotomy placement and facilitates localisation of small intracerebral lesions. Using the system, 16 patients have had resection of intracranial neoplasms from deep and/or eloquent areas of the brain with no neurological morbidity.  相似文献   
54.
nm2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NDPK/nm23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00%(20/40)。无前列腺癌转移者其阳性率为667%(12/18),有前列腺癌转移者其阳性率为364%(8/2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因此,nm23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形成及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其表达程度与前列腺癌转移呈负相关,有可能成为评价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55.
抗癌药物诱导人膀胱癌BIU—87和E—J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了丝裂霉素、喜树碱、顺铂和阿霉素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和EJ体外生长和生存的影响,对抗癌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四种抗癌药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能力与其生长抑制效应成正比。细胞形态学和DNA分析显示喜树碱、顺铂处理的BIU87和丝裂霉素、阿霉素处理的EJ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现象。揭示药物的抑癌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它可能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之一。不同膀胱癌细胞系对药物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细胞凋亡现象为肿瘤化疗提供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6.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比较了抗AFP单克隆抗体(mAb)和抗AFP多克隆抗体(pAb)两种不同抗体双弹头标记物在肝癌患者体内的生物代谢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抗体标记物的血浆清除半衰期均在24h左右,mAb标记物的清除较pAb标记物略慢。尿清除的半衰期,mAb标记物约为120h,而pAb标记物则约为18h,表明二者的体内生物代谢不同,疗效可能不一。  相似文献   
57.
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按每公斤体重0g、0.25g、0.50g、0.75g设对照及低、中、高3个剂量组,经口给予蜂王浆冻干粉30d后,接种小鼠肉瘤180(S180)和艾氏癌腹水型(EAC)两个瘤种.结果在两次重复的小鼠S180和EAC抑瘤试验中发现中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抑制率可达34%;中剂量组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王浆冻干粉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胃壁血气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测了4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股动脉血PO2、胃网膜有动静脉胃壁支血PO2、胃壁支静脉及肘静脉血pH、HCO3-和胃网膜右静脉压力,其中23例并有非出血期门脉高压性胃病。结果表明:①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股动脉血PO2低于对照组;②门脉高压症患者胃网膜右动静脉胃壁支血氧分压差低于对照组,胃网膜右静脉压力高于对照组,胃壁支静脉血pH和HCO3-低于对照组和同组肘静脉血。并有门脉高压性胃病者这些变化更为显著。提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在于门脉系压力增高、胃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胃粘膜缺血缺氧和胃壁局部酸中毒。  相似文献   
59.
生长激素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 :对照组、rhGH组、奥沙利铂 (L OHP)组和rhGH L OHP组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MTT比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的rhGH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 3生长曲线、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 (PI)的影响。结果 rhGH在体外无明显促进BGC82 3细胞分裂增殖 ,rhGH组与对照组、rhGH L OHP组与L OHP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生长曲线没有升高 ;rhGH L OHP组与对照组比较或rhGH L OHP组与对应的rhGH组配对比较 ,细胞抑制率增加 ,阻滞于G0 ~G1期的细胞数增加 ,S期细胞明显减少 ,PI明显降低 (P <0 .0 1)。rhGH L OHP组与L OHP组比较 ,细胞抑制率呈现升高趋势 ,而PI呈下降趋势 ,提示rhGH与抗肿瘤药合用可以增强抗肿瘤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rhGH在体外无明显促进胃癌细胞的分裂增殖 ,与抗肿瘤药合用可提高抗肿瘤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0.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