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次超声提示为异位妊娠,3~7d后复查为宫内早早孕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提高超声早期宫内妊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早期宫内妊娠超声误诊为异位妊娠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初次超声发现附件区小包块,尿HCG阳性或弱阳性,宫内未见妊娠囊,提示为异位妊娠,经密切动态观察病情,3~7d后复查为宫内早早孕。结论:对停经后HCG检查阳性,附件包块小,无明显急腹症患者应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超声图像特点,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2.
吴国丽 《中国病案》2012,(9):81+74-F0003,7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10年收治的12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例中误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8例,误诊为脑梗塞并血管性痴呆2例,误诊为慢性肾病1例,误诊为贫血1例。结论甲减起病隐匿,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展至后期町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34家医院2000 ~2010年住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6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癌中年轻患者构成比无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发病平均年龄无下降趋势;93.6%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2.0%为G1和G2;87.2%无和≤1/2肌层浸润;术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1.6%,10.6%,16.1%,1.7%.术前临床误诊率为19.0%;临床分期Ⅰ、Ⅱ、Ⅲ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的误差率分别为18.6%,53.5%,18.9%.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 <0.01)、深肌层浸润(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1)是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时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0.01)、深肌层浸润(P<0.01)、宫颈受累(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5)、脉管浸润(P<0.01)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时,只有宫颈受累(P<0.05)和组织学分级G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占有一定比例,但未见有年轻化趋势.病理以子宫内膜样腺癌、G1/G2为主;手术病理分期多数为Ⅰ期.'术前临床误诊率高.宫颈受累和组织学分级G3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阑尾切除手术中其周围意外病变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5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见腹腔积血5例,积液3例;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结石性胆囊炎发作2例,右侧输卵管囊肿蒂扭转坏死2例,右侧输卵管积脓、异位妊娠、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右侧输尿管结石、肠系膜淋巴结炎、梅克尔憩室炎各1例。结论:重视问诊、查体、结合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加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技能,可避免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5.
麻风误诊2例     
例1女,57岁。双足反复发热,针刺样痛4年,伴水疱、溃烂,结痂半月。有麻风病家族史,曾误诊为"风湿"、"下肢溃疡"。例2男,40岁。全身瘙痒1年,双上肢及臀部丘疹结节、溃烂结痂半年,双眉毛脱落1月。无麻风病家族史,曾误诊为"荨麻疹"、"湿疹"。2例除皮损外,均同时伴有眉毛脱落,部分皮损区痛,温觉障碍,皮损组织液和病理组织检查发现麻风杆菌而确诊。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82例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经病理确诊的82例鼻咽癌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误诊率。结果 本组鼻咽癌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涕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颈部包块、颅神经损害和Horner′s征。EBV-VCA-IgA阳性率为93.90%。首诊时的误诊率为67.07%。结论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出现以上症状者宜进行仔细的耳鼻喉科检查。  相似文献   
37.
直肠癌临床误诊分析: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直肠癌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1990.1-1998.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82例。结果182例中误诊(指首诊)45例,误诊率为24.3%。平均误诊时间6.6个月。被误诊的主要疾病是慢性肠炎(占37.7%)、内痔(20.0%)、细菌性痢疾(17.7%)、直肠息肉(6.6%)、肛裂(4.4%)。结论直肠癌误诊的主要原因是:1.对直肠癌的临床症状特点认识不足。2.忽视直肠指诊。3.不重视直肠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查。4.对年青人直肠癌缺乏警惕性。5.对直肠癌可以和直肠肛管良性疾病并存认识不足,尤其对直肠息肉恶变缺乏警惕。  相似文献   
38.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腹膜腔上皮或间皮组织的少见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几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敏感性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明显特征,早期诊断困难,极易误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诊断是其金标准。该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推荐,确诊时多为晚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本文报道一例54岁男性,初始误诊为结肠癌合并腹腔积液,后在腹腔镜下探查及活检,方得以明确诊断,采用多种药物灌注而腹腔积液仍不能控制,胸腹腔积液引流总量达7万余毫升,如此大量腹腔积液在临床上较少见,其生存期15个月。本文加以报道与文献回顾,旨在提高对该病之认识。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34岁。左侧眶周、右侧口角出现红斑、糜烂、渗出3个月,全身可见散在的丘疹、色素沉着等湿疹样皮损。于门诊先后诊断为"湿疹"、"皮肤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后发现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及心包积液、肝脾肿大等系统症状,承认有不洁性交史。血清抗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提示当出现不典型皮肤症状或常见皮肤病的异常表现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行相应检查,以排除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0.
张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7):894-895
目的进一步提高B型超声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我院25例患者,使用PHILIPS HD7超声诊断仪多方位、多切面扫查上腹部,对发现包块处仔细探查并详细测量与记录。对经手术、病理和其他检查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胰腺癌患者中,20例B型超声诊断为胰腺癌,5例误诊。5例误诊中定位错误3例,定性错误1例,误诊为胆管结石1例。结论胰腺癌的超声诊断,与超声仪器的性能、患者腹壁透声状况和肿块与周围粘连程度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检查者的经验和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