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25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429篇
药学   424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浩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63-1564,1574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并辅以宫颈扩张棒与不加用宫颈扩张棒在中期引产效果中的区别,从而寻找更好的引产方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100例孕18~2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引产,对照组单纯予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观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产后2h出血量、清宫率及引产成功率、引产并发症及引产后随访等方面。结果: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均小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清宫率、引产成功率及引产并发症和随访等方面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并辅以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孕18~26周妊娠效果好,安全性高,能缩短引产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92.
张红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57-3759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氟尿嘧啶组40例、米非司酮组40例和联合给药组40例。三组每天均给予一般治疗和活血化瘀中药。氟尿嘧啶组采用静脉滴注给药,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氟尿嘧啶10mg/kg,滴速10}f驴min,每天一次,给药1周。米非司酮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每天2次,每次50mg,给药1周。联合给药组采用氟尿嘧啶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给药组的治愈率为92.5%,氟尿嘧啶组的治愈率为77.5%,米非司酮组的治愈率为80.O%。联合给药组的治愈率高于氟尿嘧啶组和米非司酮组(x2=6.23,5.87,均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米非司酮和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提高治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结合组46例、中医组44例、西医组42例,然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结合组予以米非司酮、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中医组予以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西医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复发率、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结果:结合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3组复发率分别为2.17%、18.18%、16.67%,结合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及中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西医组恶心4例,肝酶轻度升高2例;结合组比其余两组术后妊娠率高(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能明显提高患者妊娠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更年期功血患者30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血清性激素变化、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贫血纠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血清FSH、LH、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P的变化最为明显(P<0.01);(2)治疗有效率为96.6%;(3)止血时间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纠正27例,治愈率9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确切,维持疗效周期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A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和B组(甲氨蝶呤治疗)。监测治疗后第7天血β-hCG值、疗效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第7天血B-hCG下降高于15%者26例,其中治愈率为92.9%(26/28)、有效率3.6%(1/28)、无效率3.6%(1/28),不良反应发生率17.9%(5/28)。B组治疗后第7天血β-hCG下降高于15%者共21例;其中治愈率为75%(21/28)、有效率14.3%(4/28)、无效率10.7%(3/28),不良反应发生率32.1%(9/28)。两组血β-hCG下降高于15%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和治愈率高于单用甲氨蝶呤,并可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减少其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10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5例行宫腔镜定位息肉摘除术,B组36例行单纯宫腔镜电切术,C组36例行宫腔镜电切术加术后短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观察各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术后3、6、12个月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组间同时间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均小于A、B两组。复发率则A组最高,C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妇产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随机数字表法分组,0.4 mg/(kg·d)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A组)与1 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高于A组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β-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第10天两组均有降低,但B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15 d、3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肠道反应率为17.5%,白细胞下降40%,A组分别为8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采用1 mg/kg,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用药安全,满足了患者生育要求,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苗英 《中国医学创新》2013,(31):110-1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5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配伍进行引产,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进行引产,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后,在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引产成功率96.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同时治疗组行清官术比率14.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结果可见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引产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8~12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终止妊娠手术240例患者,其均为宫内妊娠并停经8~12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使用0.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口扩张情况、患者痛苦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出血、手麻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8.3%,与对照组患者人流手术成功率(9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宫口扩张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分别为(4.80±0.86)min、(10.70±2.57)mL、(1.90±0.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1.23)min、(16.60±4.32)mL、(2.3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但两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官术终止8~12周妊娠可促进宫颈松驰,软化宫颈,创伤小,并能够缓解术中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流产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