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疗效.方法: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氟比洛芬酯组(33例)、芬太尼组(33例)和联合用药组(34组),观察止痛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癌痛缓解率分别为72.7%、69.7%和91.2%,均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是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与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本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13收治的15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50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B组患者给予100mg哌替啶肌注;C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25mg静注联合哌替啶50mg肌注,比较和观察3组患者使用药物的镇痛效果以及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B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C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经X^2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持续时间方面,A组(14.8±3.9)h,B组(13.3±1.1)h,C组(2014±1.4)h,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与哌替啶的疗效相比镇痛效果相当,与哌替啶相比其起效时间更为迅速,同时更加安全,副反应少,是一种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有效、安全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33.
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镇痛对清宫术后子宫收缩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镇痛减轻清官术后子宫收缩痛的效果.方法 ASA Ⅰ 或Ⅱ级清官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阿泊酚2.5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200 mg/min.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即刻、苏醒后15 min及30 min宫缩痛的VAS评分分别为(3.3±1.0)、(7.7±1.4)及(1.9±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1.8)、(35.8±2.3)及(5.9±1.2)分(P<0.01).结论 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镇痛能减轻清宫术后的子宫收缩痛.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试验组1(切皮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验组2(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n=15),试验组3(切皮前及术毕缝皮时均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观察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监测苏醒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躁动评分、镇静评分身体舒适度评分;术后24 h随访副作用.结果 4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在术毕后各时点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 4组患者在各观察时点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各试验组在各观察时点的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 min,各试验组的身体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人流孕妇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mg/kg;B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使用丙泊酚2mg/kg;C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使用丙泊酚2mg/kg。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的速率均为80mg/min,必要时追加适量丙泊酚。连续监测HR,MAP,SbO2,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全程丙泊酚用量、术后2h镇痛效果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B、C组术后苏醒时间和全程丙泊酚用量均少于A组(P〈0.05)。在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给药2min及术毕各组HR、MAP、SpO2均降低(P〈0.05),B组SpO2显著低于A、C组(P〈0.05),术中SpO2在85%-89%及〈85%区段的发生率B组高于A、C组(P〈0.05)。B、C组术后2h镇痛优者高于A组(P〈0.05)。A、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高于B、C组(P〈0.05)。B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6.
刘文东  潘楚雄 《北京医学》2009,31(10):594-59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PCIA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10μ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5μ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至100ml。PCIA泵的设置均为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24、48h的镇痛、镇静、舒适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4、48h镇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24h镇静评分为3.59±0.48,B组为2.12±0.33,有显著性差异。B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9例)。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与芬太尼配伍及单纯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7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芬太尼20μg/kg(A组),凯纷50mg+芬太尼10μg/kg(B组)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生命体征、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结果:术后两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凯纷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芬太尼组,20例)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5mg;F组(氟比洛芬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泵内药物均用0.9%NaCl溶液稀释为100ml,两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的设置,背景剂量2ml/h,自控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两组分别在术后12、24、48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术前30min(Tn)、术后24h(T。)、术后72h(T2)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检测CD3+、CD4+、CD8+和CD4+/CD8+。结果两组术后12、24、48h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CD3+、CD4+均低于T0时(P〈0.05);F组B时CD3+、CD4+高于C组(P〈0.05)。C组T2时CD3+、CD4+仍低于T0时(P〈0.05)。两组组内、组间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减少了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9.
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F1组(术前氟比洛芬酯)、F2组(术后氟比洛芬酯)和C组(对照组)。分别在术后1、24、48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30min、术后1、2d采集患者静脉血栓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S)、CD3^+、CD4^+、CD8^+和CD4^+/CD8^+。结果(1)3组术后48h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E:本后1d,F1组低于C组、F2组。ACTH:术后1d,F1组、F2组均低于C组;术后2d,F1组低于C组。COS: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增高。(3)CD3^+T细胞:术后1d,F1组、F2组高于C组。CD4^+T细胞:C组、R组在术后1d均有明显降低。CD4^+/CD8^+值:F1组在术后1d明显高于C组、F2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水平、改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0.
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应用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模式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与B组术前1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C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A组静注生理盐水20mL,B组与C组静注曲马多1mg/kg。分别记录术毕给药后30min、1、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B组切口痛、内脏痛、肩背痛VAS评分在术后24h内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应用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同时联合应用曲马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