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8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44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904篇
内科学   1152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700篇
综合类   879篇
预防医学   268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490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3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与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新入院腹膜后肿瘤患者60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收集患者体质指数、围术期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住院天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住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60例腹膜后肿瘤患者中,40例患者(66.7%)术前存在营养风险,52例患者(86.7%)术后存在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术后营养风险 (术前P<0.001,术后P=0.043)、术前白蛋白 (P=0.019)、术后血红蛋白 (P=0.019)、术后白蛋白(P=0.025) 水平以及术后恶心呕吐 (P=0.001) 均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与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强(r=0.759~0.770;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重要预测因素(β=0.399)。结论 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外周血miR-155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炎性介质及血清miR-155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数量,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减少数量,血清CRP、IL-6、IL-17、TNF-α、miR-155降低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miR-155水平,缓解炎性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5月-2005年5月对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其中单瓣病变74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08例。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行左房折叠术。结果 182例住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15例,死亡1例,随访151例,结论 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贲门癌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肠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贲门癌患者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饲管,术后第1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及术后第10天,分别测量体重,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肝肾功能,观察肠内营养的副作用.结果全组鼻饲管留置时间平均15.2 d;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术后无明显的体重丢失,未见需要终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有符合生理、减少医药费用等优点,该置管方法安全、简便,达到了加强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可列入术后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EN)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7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中,34例术后行肠外营养(PN)治疗,38例应用鼻肠管于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EN)治疗。结果术后EN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与PN组基本相同,而AKP、GGT和TB明显低于PN组。结论经鼻肠管的EN比PN更适合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肠康复治疗和短肠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对短肠综合征患者进行肠康复治疗的策略。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肠康复治疗在短肠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加以综述。结果肠康复治疗是指重建肠道功能从而摆脱肠外营养的过程,通常包括膳食和内科保守治疗手段,有时还包括外科治疗。最近的研究显示,药物治疗、特需营养素、生长因子等的使用促进了肠代偿和吸收功能。结论肠康复治疗有益于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恢复,并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方法术前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患病前体重20%的食管癌患者56例,按所给营养方法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n=30)和肠外营养组(n=26),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分别于术后第1、4和8天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胃泌素和谷氨酰胺水平. 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较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0.05).术后第4天和8天,肠内营养组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血浆内毒素和TNF较肠外营养组低(P<0.01),胃泌素、谷氨酰胺较肠外营养组高(P<0.01). 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胃癌术后膳食纤维和早期肠内营养与消化道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膳食纤维和早期肠内营养(EN)与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能全素组和能全素加膳食纤维组,经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观察两组EN常见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相似,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能全素加膳食纤维组患者因吻合口水肿、输入袢不完全性梗阻而发生恶心、呕吐,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和呕吐。结论胃癌术后的早期膳食纤维EN并不增加EN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喉切除术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对2 5例部分喉切除术患者,从术前的营养支持、术后管饲的护理以及吞咽功能训练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2 5例部分喉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无发生营养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提示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的营养护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康复期。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4770名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颜君  刘可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519-52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4770名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对2005年广州市东山区农林街的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广州市东山区各年龄组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均较高,其中男生肥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结论整个社会应加强联系与协作,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