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的影响,筛选主导因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白菊花中水溶性浸出物、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相应土壤化学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等统计方法探讨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化学性状中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总体影响最大的为速效磷和速效钾,其次为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和有机质;药用白菊花中矿质元素与土壤矿质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对元素磷(P)、钾(K)的富集能力较强,其次是镉(Cd)、钙(Ca)、锌(Zn)、铜(Cu),影响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土壤矿质元素主要为磷(P)和钾(K),其次是铁(Fe)、铜(Cu)、锌(Zn)。结论:土壤因子是影响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2.
目的:研究野菊花水提液对压力负荷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及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ab-dominal aortic banding,AAB)制作大鼠心肌肥厚、心室重构模型。35 d药物干预后,测量大鼠血压和心脏质量指数,取左室心肌病理切片,经HE染色测量心肌细胞横断面面积(myocardium cell cross section,MCCS);经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量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测量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erivascular collagen area,PVCA)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量心肌组织PKC,bFGF,P38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心脏指数和心肌细胞横断面面积明显变大,血压升高,心肌组织CVF,PVCA,Ⅰ,Ⅲ型胶原生成增加,PKC,bFGF和P38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野菊花水提液能明显降低心脏指数和血压,缩小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减少PVCA,CVF,Ⅰ,Ⅲ型胶原,降低PKC,bFGF和P38的表达(P0.05)。结论:野菊花水提液具有减少心肌胶原沉积,抗实验性心室重构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心脏的负荷,调节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403.
周晓霞 《中医药学刊》2010,(12):2645-2647
目的:探索杭白菊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其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杭白菊总黄酮的优化浸提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其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优化浸提工艺条件为:用40倍量70%乙醇80℃提取2.25h;优化条件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为:ln(Vs-V)=-1.8789t+0.8342(r=0.9957)。结论:所得浸提条件可用于指导杭白菊总黄酮的浸提过程的工程放大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404.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叶片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叶片超微结构。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对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叶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叶片超微结构中均有叶绿体、线粒体、淀粉粒和过氧化物酶体等,但不同栽培类型之间细胞器、超微结构及数量等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杭菊的抗性较强,因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同时也为药用菊花的育种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05.
基于方差分析优化菊花ISSR-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清松  郭巧生  谢作成 《中草药》2009,40(2):284-288
目的 对影响药用菊花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方差分析方法,利用正交试验从Taq酶、Mg~(2+)、dNTP和引物等4因素3水平对药用菊花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 药用菊花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1.00 U,Mg~(2+)2.00 mmol/L,dNTP 0.20 mmol/L,引物0.50μmol/L.结论 Taq酶、Mg~(2+)、dNTP等对ISSR反应结果有极显著影响.所建立的药用菊花ISSR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药用菊花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