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3篇
  免费   1953篇
  国内免费   573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389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677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4655篇
内科学   2037篇
皮肤病学   167篇
神经病学   796篇
特种医学   7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701篇
综合类   7731篇
预防医学   1747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4120篇
  118篇
中国医学   3651篇
肿瘤学   257篇
  2024年   432篇
  2023年   1626篇
  2022年   1523篇
  2021年   2073篇
  2020年   2014篇
  2019年   2104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1334篇
  2016年   1222篇
  2015年   1225篇
  2014年   1716篇
  2013年   1447篇
  2012年   1507篇
  2011年   1412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203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1054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陈莹  邹丽贞  钟仲鸿  邓志敏 《新中医》2019,51(1):220-222
目的:观察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156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八味黄连跌打水外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组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RO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对湿热型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对湿热型肩周炎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91-3393
目的分析基于危重度分级的急诊胸痛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判定模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282例,根据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不同分为早期预警评分(EWS)组79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组101例和校正MEWS组102例。比较三组EWS系统分诊效果、基于危重度分级(ESI)的EWS系统分诊效果。结果三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MEWS组、EW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ESI分诊时,三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MEWS组、EW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SI的校正MEWS系统可以更准确地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分诊。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卧位单人定点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4例,均采用卧位单人定点复位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卧位单人定点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28.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接收的 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硬币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患者运用抗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6 %,对照组为 36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 %,对照组为 6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治疗脑梗 死患者过程中,运用依达拉奉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由基水平与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