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 :探索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氟伐他汀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单纯照射组 (R组 )和氟伐他汀防治组 (TG组 )。TG组于照射前一周开始服氟伐他汀2 0mg·kg- 1·d- 1,直至活杀。其他组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R组和TG组以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 ,单次剂量 2 0Gy ,于照射后5、15、3 0、60d以硫喷妥钠 40mg·kg- 1腹腔内注射。麻醉后固定 ,抽取心脏血 3ml ,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含量 ,统计分析用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透明质酸在R组于照射后 60d较C组显著升高 (P <0 .0 1) ,TG组较R组减低 (P <0 .0 5)。层粘连蛋白在R组 3 0、60d较C组升高 (P <0 .0 5) ,TG组在相应时间减低 (P <0 .0 5)。结论 :透明质酸可作为放射性肺炎治疗情况的监测指标 ,层粘连蛋白可以作为预测纤维组织增生的一个早期指标 ;氟伐他汀对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用药后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增高均受抑制  相似文献   
72.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光  张礼萍  陈力芳  胡昌奇 《药学学报》1994,29(11):818-822
报道15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其中从中药金雀根中分得的3种二苯乙烯类低聚体α-viniferin,kobophenol A 和 miyabenolC,它们抑制PKC的IC50分别为62.5,52.0和27.5μmol·L-1。另外6种含酚羟基的二苯乙烯化合物对PKC也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当酚羟基全甲基化或全乙酰化后其抑制作用大大降低甚至消失。酶动力学研究证明miyabenolC对PKC的抑制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73.
目的:西洋菜、破铜钱和马兰三种中草药挥发油成分进行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检测.结果:三种中草药的挥发油成分菌具有抑制三种耐药菌株活性.结论:破铜钱挥发油在三种中草药中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4.
飞龙掌血水提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am)水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应用冰醋酸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15min内发生扭体次数为疼痛定量指标;将小鼠置于(55.0±0.5)℃热板上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小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为痛阈指标。观察各组对角叉莱胶引起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应用二甲苯制备小鼠耳肿胀模型,以鼠耳肿胀程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灌胃(ig)飞龙掌血能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对大鼠足肿胀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飞龙掌血水提物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5.
菟丝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各产地菟丝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pollo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8和360 nm。结果15个产地菟丝子药材指纹图谱共检出18个共有峰,并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可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菟丝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金雀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金雀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金雀根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雀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stenophyllolB(1),对羟基苯甲酸(2),odoratin(3),白藜芦醇(4),cararosinolA(5),leachinolC(6),carasinaurone(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是化合物stenophyllolB的对映异构体;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7.
红薯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充分利用红薯叶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红薯叶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红薯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19.50%,回收率为102.0%,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红薯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青海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海省豆科锦鸡儿属植物进行了地理分布调查和分类研究,并对鬼箭锦鸡儿、短叶锦鸡儿、印度锦鸡儿、小叶锦鸡儿等植物的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进行了讨论,从而为青海锦鸡儿属植物的进一步合理保护和开发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猪牙皂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猪牙皂有效部位的分离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对猪牙皂总浸膏分别采用“乙醚沉淀法”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有效部位的分离,前者将浸膏分为脂溶物和皂苷物两部分,后者分得了氯仿物正丁醇物及提取后的水溶物。结果抗S180实验表明,皂苷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抑瘤率,其最高抑瘤率分别为44.62%和41.75%,其它各样品均未见明显抑瘤效果。结论皂苷物和正丁醇物为其抗癌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80.
菟丝子水提取物对脑缺血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菟丝子水提取物(CCL)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配合腹腔注射硝普钠降压方法建立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Y迷宫及跳台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测定脑组织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Y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达标所需的训练次数[(93.4±17.3)次]显著高于对照组[(57.8±15.7)次](P<0.01),而治疗Ⅰ组、Ⅱ组达标所需的训练次数[(68.6±15.1)次,(64.5±13.8)次]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跳台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错误次数及受电击时间[(4.0±1.6)s,(26,05±9.63)s]显著高于对照组[(2.1±1.0)s,(11.97±5.67)s](P<0.01),而治疗Ⅰ组、Ⅱ组的错误次数及受电击时间[Ⅰ组:(3.1±1.5)s,(21.82±8.34)s;Ⅱ组:(2.6±1.3)s,(14.2l±6.48)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及P<0.01)。模型组SOD活力[(53.71±9.86)U/mg]显著低于对照组[(76.76±6.24)U/mg](P<0.01),MDA含量[(3.43±0.19)nmol/mg]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09)nmol/mg](P<0.01);治疗组SOD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及P<0.01)。结论CCL可显著改善脑缺血所致大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菟丝子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