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04篇
  免费   10792篇
  国内免费   4094篇
耳鼻咽喉   3177篇
儿科学   687篇
妇产科学   1572篇
基础医学   5301篇
口腔科学   1891篇
临床医学   20941篇
内科学   8958篇
皮肤病学   352篇
神经病学   2768篇
特种医学   217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4731篇
综合类   31757篇
预防医学   13333篇
眼科学   1206篇
药学   13344篇
  89篇
中国医学   13993篇
肿瘤学   6117篇
  2024年   1075篇
  2023年   3483篇
  2022年   2707篇
  2021年   3520篇
  2020年   4250篇
  2019年   3647篇
  2018年   2291篇
  2017年   3593篇
  2016年   4243篇
  2015年   4790篇
  2014年   6813篇
  2013年   6769篇
  2012年   9616篇
  2011年   9589篇
  2010年   8088篇
  2009年   9828篇
  2008年   10548篇
  2007年   9351篇
  2006年   8582篇
  2005年   6583篇
  2004年   5468篇
  2003年   3620篇
  2002年   3744篇
  2001年   3163篇
  2000年   2378篇
  1999年   2249篇
  1998年   1755篇
  1997年   1452篇
  1996年   1261篇
  1995年   997篇
  1994年   977篇
  1993年   1052篇
  1992年   933篇
  1991年   843篇
  1990年   735篇
  1989年   703篇
  1988年   477篇
  1987年   333篇
  1986年   214篇
  1985年   15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在随意运动的起始和控制、情感以及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后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活动和5-HT_(1A)受体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6-羟基多巴胺(6- 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后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的变化和体循环给予选择性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后神经元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在体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正常大鼠和SNc单侧损毁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活动。结果6-OHDA损毁SNc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放电形式没有明显改变。体循环给予WAY-100635 (0.1 mg/kg,i.v.)不改变正常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而显著降低了SNc损毁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结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可导致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增强,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可以抑制这种活动增强,提示可能存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5-HT_(1A)受体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42例患者无创通气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钙池操纵的Ca~(2 )通道(store-operated Ca~(2 ) channels,SOC)是非兴奋细胞Ca~(2 )内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在钙信号通路的研究中,SOC的激活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迄今为止,钙内流因子模型(Ca~(2 ) innux factor model,CIF model)和构象耦联模型fconformational coupling model)受到广泛关注.部分学者已经从很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提取出CIF,并证实钙非依赖性的磷脂酶A_2(Ca~(2 )-independent phospholipase A_2,iPLA_2)作为CIF的底物,在某些类型细胞的SOC激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ER- CIF-iPLA_2-CaM-LysoPLs-SOC通路模型.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蛋白与1.4,5-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 trisphosphate receptor,IP_3R)的结构连接作为构象耦联模型的基础已被广泛证实,随着对IP_3R,Ryanodine受体、肌动蛋白等在钙信号通路中所发挥作用的深入研究,构象耦联模型将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SOC激活机制的破解,将对进一步完善非兴奋细胞的钙通道特性及其调节机制理论带来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68例IGT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IGT组较正常对照组低(P<0.001).结论IGT对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95.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27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共47个支架)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支架及其支架血管和非支架血管的通畅性。结果:支架通畅43例,支架内狭窄3个、闭塞1个,支架前后血管狭窄25支(包括两近端狭窄4例),非支架血管狭窄26支。结论:64层螺旋CT比16层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优越,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效果随访观察和了解原有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6.
18F-FDG PET/CT和增强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胰腺恶性病变,6例良性病变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和增强CT检查,根据PET、增强CT和PET/CT图像上的表现分别诊断,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和PET/CT准确诊断全部恶性病变,而增强CT准确诊断全部良性病变。PET和PET/CT在6例良性病变诊断中分别显示2例和1例假阳性,而增强CT在15例恶性病变中有2例假阴性,但在上述3种诊断方法中分别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都得到了相互间的纠正。增强CT、PET和PET/CT三者在诊断胰腺恶性肿瘤上的准确性分别为90.5%,90.5%和95.2%。此外,PET/CT比增强CT检出了更多的肝脏、淋巴结和骨转移灶;两者检出病灶数量分别为35,41,9和16,24,3个。结论PET/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上有价值,PET/CT和增强CT联合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双重影脑实质血肿的CT诊断。方法本文收集同一部位两次出血的患者22例,均出现双重影。结果:双重影脑实质血肿是同一部位不同时间两次出血形成的高密度及稍高密度的血肿影像。结论:双重影脑实质血肿应与脑肿瘤卒中及钙化鉴别。  相似文献   
998.
在剖宫产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CEA)曾以其优点被沿用了好多年,但是依然发现许多不足之处,而近些年来新兴起的腰-硬联合麻醉以其见效快,用药量少,对胎儿的影响小,肌肉松弛良好,术后可以镇痛,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等诸多优点而逐渐代替CEA。在本文,我们通过案例进行了比较,得出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曲面体层摄影在涎腺造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表现正常的腮腺造影数字化曲面体层影像(58侧)及传统曲面体层照片(44侧),评价主导管、腮腺腺泡及分支导管的显影情况。结果在显示腮腺主导管、第一级分支导管及腮腺腺泡方面,直接数字曲面体层与传统曲面体层胶片摄影无明显差异;数字成像显示细微解剖结构(第二、三级分支导管)的质量则明显优于胶片方式(P<0.01)。结论直接数字曲面体层摄影在涎腺造影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提高对PSH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结果5例中除1例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缘见分叶及毛刺外;其余4例均表现为肺内类圆形肿块,其中3例边缘光整,1例见浅分叶。5例均密度均匀。2例行CT增强病例,均有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CT是PSH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