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鼻内镜下早期手术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勇  程学仕  黄学勤 《安徽医药》2019,23(8):1632-1634
目的 探讨早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病人作为治疗组,行早期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骨折 闭合性复位术;选取同期该院31例不愿意行鼻内镜手术的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病人作为对照组,行骨折闭合性复位术。对病人术前及术后鼻腔通气及鼻腔外观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鼻中隔穿孔、血肿、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鼻腔外观(2.35±0.66)分及鼻腔通气(2.26±0.51)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06±1.24)分、(3.19±1.9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2.640,P=0.007、0.01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方法不增加手术风险。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病人采取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骨折闭合性复位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骨折复位术,可同时解决鼻中隔骨折和鼻骨复位,减少手术危险性,避免了鼻中隔的二次手术,具有可行性、实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骨细微结构及其MSCT表现,提高诊断鼻区骨折的正确率.方法 ①正常组:选取鼻区骨完整的25个干颅标本,5个防腐湿颅标本及无伤志愿者100例,均行MSCT 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成像.对其中25个干颅鼻区骨表面细微结构进行肉眼观察,然后对3个干颅和2个湿颅鼻区骨常规断骨解剖,并对其中一些细微结构内组织行病理切片确定其成分.观察易与骨折混淆细微结构的形态、位置、走行、大小.②骨折组:随机选取曾行MSCT MPR及VR成像检查并经临床手术或病例复查证实的鼻区骨折的患者250例,分析不同成像诊断准确性,观察骨折征象与鼻区骨细微结构区别.结果 ①正常组:MPR较满意显示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骨众多细微结构,但其中上颌骨额突孔19个、鼻骨孔27个、鼻骨其它孔16个、鼻骨骨髓腔中7例、上颌骨额突骨髓腔9例形似低密度锐利骨折线.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畸形中5例形似骨折及游离骨折片.19例偏侧型鼻缝形似锐利骨折线或缝分离.12例缝间骨形似微小游离骨折片,筛沟9例和3例鼻骨表面压迹致鼻骨菲薄形似骨折.这些结构在VR图像上显示出与骨折不同的影像特征,但VR对部分细微结构显示不足.②骨折组:250例鼻区骨折中,MPR准确诊断鼻区骨折219例,假阳性27例,漏诊4例,正确率87.6%;VR准确诊断鼻区骨折171例,漏诊79例,正确率约68.4%;MPR结合VR准确诊断246例骨折,漏诊4例,无假阳性,诊断正确率98.4%.结论 熟悉了解易与骨折混淆的正常鼻区骨细微结构的MSCT的 MPR及VR影像表现,两者充分结合,可以明显提高鼻区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究3D打印鼻骨复位器在鼻骨复位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鼻骨骨折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术中使用传统鼻骨复位器,实验组(44例)术中使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最终对照组和实验组纳入分析各39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主观评分,根据术后CT评估术后疗效。结果 对照组术前外形评分(6±3)分,术前鼻塞评分(3±3)分;实验组术前外形评分(6±4)分,术前鼻塞评分(3±4)分。对照组术后外形评分(2±2)分,术后鼻塞评分(1±1)分;实验组术后外形评分(1±2)分,术后鼻塞评分(1±0)分。对照组术后疗效显示“极好”23例,“好”13例,“一般”3例;实验组术后疗效显示“极好”32例,“好”6例,“一般”1例。结论鼻骨复位术中使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和传统鼻骨复位器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鼻外形和通气功能,使用3D打印鼻骨复位器更容易做到鼻骨骨折的精准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本文将研究在产前胎儿畸形早期(孕11-13+6周)筛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的效果。方法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对1560例孕期为孕11-13+6周的孕妇行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560例孕妇中,对正常胎儿中成功检测胎儿颈后透明层NT厚度1520例,胎儿鼻骨NB长度1489例,而胎儿NT厚度的成功率为97.43%,NB长度的成功率为95.45%;在本组1560例孕妇中共筛查出33例胎儿畸形(畸形率为2.12%)。结论通过对孕期为11-13+6周的孕妇行超声检查,可筛查存在严重解剖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胎儿,通过早期筛查畸形胎儿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对提高我国优生优育水平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组织均衡技术在鼻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鼻骨外伤患者的常规条件DR摄影图像和通过组织均衡技术进行处理的图像,比较两组图像的差别,由3位影像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主观图像质量分3级(优质、标准、可接受)进行评分。结果:100例应用组织均衡技术得到优质图像75例,标准图像17例,可接受图像8例;而常规条件摄影的优质图像为9例,标准图像18例,可接受图像73例。两种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组织均衡技术能使鼻骨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将低密度的鼻骨与软组织以及高密度的头颅骨、眼眶同时显示,图像层次丰富,对清晰显示侧位鼻骨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孕16-34周超声筛查胎儿鼻骨缺失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至2013年中晚孕期在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筛查发现鼻骨缺失的20例胎儿均行染色体检查并随访至引产或出生后,总结胎儿鼻骨缺失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20例胎儿产前超声显示:(1)双侧鼻骨缺失17例,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及横切面扫查均不能显示鼻梁皮肤下方的鼻骨强回声。其中5例胎儿合并多发畸形:4例胎儿心脏畸形(房室间隔缺损3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大血管异常1例),1例胎儿十二指肠梗阻。其他微小结构异常包括:股骨及肱骨短,肠管回声增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单侧侧脑室临界增宽,双肾盂轻度增宽,吐舌征,双手姿势形态异常。(2)单侧鼻骨缺失3例,面部横切面扫查仅能显示胎儿一侧鼻骨强回声。其中2例合并心脏畸形(房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其他微小结构异常包括:股骨及肱骨短,肠管回声增强,颈背部皮肤增厚。(3)染色体检查:17例双侧鼻骨缺失胎儿中9例为21-三体,1例为4p-(Wolf-Hirschhorn综合征),7例为正常核型;3例单侧鼻骨缺失胎儿中2例为21-三体,1例为正常核型。(4)产后检查及随访:20例胎儿超声及染色体检查后引产12例(尸检1例),出生8例,5例随访无明显异常,3例失访;12例胎儿产前超声与产后检查结果均符合。结论中晚孕期鼻骨缺失胎儿超声图像特征为双侧或单侧鼻骨强回声缺失,且多伴微小结构异常,超声检出胎儿鼻骨缺失应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减少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鼻骨及周围骨骨折分型治疗原则。方法 临床治疗 12 8例 ,其中男 94例 ,女 3 4例 ,年龄 17~ 5 6岁。分型分类处理。结果  66例手术治疗 ,3 4例Ⅰ期手术 ,2 4例 2周内手术 ,8例在伤后 3周~ 4个月手术 ,所有病例术后全部随访 ,较为满意。结论 鼻骨周围骨折的分型在临床上有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开放式手术矫正陈旧性外伤性歪鼻畸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的经验,掌握正确的歪鼻矫正技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12月至2004年2月,采用开放式手术,完全显露歪曲的结构,松解外在及内在牵拉力量,复位鼻骨、矫直鼻中隔使其解剖复位,重塑鼻支架。结果本组患者36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5年,优31例,良5例。鼻畸形获得满意的矫正,鼻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歪鼻畸形多因伤后早期未获得及时有效地处理所致,经开放式手术复位鼻骨、矫直鼻中隔及鼻部整形术,消除引起畸形的原因,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的50%。鼻骨骨折的确诊和及时恰当的治疗,直接影响到面部的美观、鼻腔的生理功能。现将对鼻骨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复合性鼻骨骨折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合性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 80例复合性鼻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 3 7例次、伴鼻中隔骨折 3 5例次、伴筛窦及眶内壁内折 11例次、伴额骨鼻突骨折 3例次、伴上颌骨LeFort骨折及鼻额筛眶复合体骨折各 2例次。所有病例均进行闭合式手法复位或开放式手术整复。结果 :一次整复满意者 71例 ,两次整复满意者 7例 ,整复结果不满意者 2例。结论 :鼻骨X线摄片及鼻部水平位CT扫描对诊断复合性鼻骨骨折十分重要 ;复合性鼻骨骨折的整复应根据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 ,必要时与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