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7篇
  免费   1502篇
  国内免费   1134篇
耳鼻咽喉   2537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44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222篇
内科学   829篇
皮肤病学   279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5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10篇
综合类   6354篇
预防医学   1356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3079篇
  24篇
中国医学   393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293篇
  2011年   1364篇
  2010年   1469篇
  2009年   1307篇
  2008年   1662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765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904篇
  1995年   614篇
  1994年   528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健康教育对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桂平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117-117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它和支气管哮喘同为常见的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疾病.两者常常由相同的变应原引起,只是发生部位差异.支气管哮喘的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实际上是变应性鼻炎上呼吸道炎症的延伸[1].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健康教育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造成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4年起应用鼻内镜下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术治疗5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张晋秀  谢丽娜 《西北药学杂志》2007,22(4):F0002-F0002
目的制备通窍鼻炎颗粒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通窍鼻炎颗粒,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对504例各种鼻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可靠,治疗鼻炎及鼻窦炎等疾病总有效率达98.8%。结论通窍鼻炎颗粒配方合理,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4.
宫清颗粒在药物流产中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清颗粒在药物流产(药流)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50例药流病人分为3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行药流,宫清颗粒Ⅰ组药流d1即加服宫清颗粒,宫清颗粒Ⅱ组于服米索前列醇2h后始加服宫清颗粒,观察用药前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一氧化氮(NO)及血浆环鸟嘌呤核苷酸(cGMP)值变化。结果:药流后15d宫清颗粒Ⅰ,Ⅱ组β-HCG低于对照组[(2.0±s1.5),(2.9±1.9)μg·L~(-1)vs(5.1±2.4)μg·L~(-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宫清颗粒Ⅰ组β-HCG低于宫清颗粒Ⅱ组(P<0.05)。药流后宫清颗粒Ⅰ组NO和cGMP值明显低于其他2组(P< 0.01);药流后15d宫清颗粒Ⅰ,Ⅱ组NO和cGMP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宫清颗粒通过下调血清β-HCG、影响血清NO、血浆cGMP含量而起作用,并具有协同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穴位贴敷防治变应性鼻炎118例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118例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半年、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6.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1992年至今,运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该病患者1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熊世珍  漆一飞  王菊 《贵州医药》2007,31(7):615-615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2002~2004年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配合禾邦鼻炎胶囊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们于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选择86例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男40例,女46例,年龄17~59岁,平均40岁,病程2~25年;其中26例合并有鼻中隔偏曲,10例合并下鼻甲肥大呈桑椹样改变,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涕、喷嚏、鼻塞、鼻痒、嗅觉下降等症状。术前均接受不同剂量的抗组胺药、皮质醇等药物的全身和局部用药治疗,但疗效不佳。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998.
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IgE和EO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总IgE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PAR患者升高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从而纠正患者的超敏体质状态。  相似文献   
999.
泡桐花总黄酮抗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豚鼠哮喘模型研究泡桐花总黄酮抗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方法以卵蛋白(OA)致敏豚鼠为动物模型,灌胃途径予以泡桐花总黄酮大、小剂量,观察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Eotaxin)的改变。结果泡桐花总黄酮可显著延长致敏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不同程度地抑制BALF中的EOS和白细胞总数及气道上皮Eotaxin的过度表达。结论泡桐花总黄酮对哮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泡桐花总黄酮可能通过调控Eotaxin在气道黏膜上皮的过度表达,进而抑制Eos向哮喘气道的募集,消除气道炎症,成为其发挥抗过敏性哮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00.
变应性鼻炎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997年10月-2006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15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