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1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482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57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鼻内窥镜检查167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鼻内窥镜检查及鼻内窥镜下的鼻窦手术有较大发展。鼻内窥镜采用了良好的照明,具有视角广阔、视线可折射的特点,能清楚地显示前鼻镜无法看到的部位,如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等一系列结构,使鼻腔、鼻窦隐藏部位的病变得以早期诊断。我科对鼻内窥镜检查的1...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鼻腔局部应用丙酸氟替卡松 (FP)喷雾剂对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 2 (AQP 2 )表达的影响及类固醇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2 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Ⅱ型组 (3期Ⅱ型 14例 )和Ⅲ型组 (Ⅲ型 12例 ) ;Ⅱ型组又分为FP组 (7例 )和对照组 (7例 ) ,Ⅲ型组亦分为FP组 (6例 )和对照组 (6例 )。Ⅱ型组和Ⅲ型组中的FP组术前应用FP喷雾剂喷鼻 7d ,对照组术前鼻腔不予任何处理。术中取 2 6例患者的鼻息肉组织 ,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鼻息肉组织中AQP 2的表达。结果 :Ⅱ型组和Ⅲ型组中的FP组鼻息肉体积明显缩小 ,鼻息肉组织中AQP 2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面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结论 :在FP作用下鼻息肉水肿减轻、体积缩小 ,可能与AQP 2表达减少有关 ,这为类固醇激素治疗鼻息肉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3.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表达及分布 ,以探讨Fn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32例鼻息肉组织来源于我院鼻息肉手术切除标本 (鼻息肉组 )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1 9~ 60岁。 8例正常中鼻甲黏膜取自因鼻中隔偏曲手术切除标本 (正常中鼻甲组 )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2 1~44岁 ;5例正常鼻中隔黏膜取自健康志愿者 (正常鼻中隔组 )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4~ 47岁。正常中鼻甲组和正常鼻中隔组患者均无呼吸道疾病。1 .2   试剂及方法试剂 :鼠抗…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3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的息肉、黏膜和血清标本及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的黏膜和血清标本进行NO和TNF-α的检测。结果:鼻息肉组的息肉和黏膜中的NO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黏膜,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血清标本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的息肉和黏膜中NO与TNF-α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一0.411,P<0.05和r=一0.476,P<0.01);息肉和黏膜中的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8,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NO及TNF-α的存在,且二者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提示NO与TNF-α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harmacia CAP荧光免疫系统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和8例鼻中隔偏曲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中ECP及组织匀浆中ECP、IL—5的检测。结果:鼻息肉组匀浆中IL—5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血清与匀浆中的EC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匀浆中IL—5与血清中EC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98,P<0.05);与匀浆中的ECP水平也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ECP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也是导致鼻腔炎症发生的重要因子;IL—5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血清和组织中ECP水平密切相关,共同促进鼻腔炎症过程的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86.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前期处理对术中出血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reducing bleeding dur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 METHODS: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 were compared (68 cases in group A with preoperative treatment, 30 cases in group B without preoperative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group A(91.2%) and group B (80%) i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 = 8.617, P = 0.026); The volum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between group A that is (53.2 +/- 41.8) ml and group B that is (97.2 +/- 59.0) ml i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 = 27.946, P = 0.002). CONCLUSIONS: Controlling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 by preoperative treat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reduce bleeding while undergo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However, the following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to reduce bleeding i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such as adequate use of vasoconstrictor in the middle nasal meatus during surgery, the use of deliberate hypotension during surgery, controlling the high risk factors by preoperative treatment and reducing trauma during surgery, etc.  相似文献   
87.
少年儿童鼻内镜手术远期疗效及相关临床因素探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接受内镜鼻窦手术少年儿童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接受内镜鼻窦手术的少年儿童鼻窦炎性疾病患者268例(432侧),年龄3~17岁,平均14.3岁,男186例,女82例。全身麻醉176例,局部麻醉12例。188例(305侧)术后随访超过1年,占病例总数70.1%。随访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膜表面麻醉为主。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清理术腔、鼻腔冲洗、抗生素、激素、黏液促排剂及免疫调节剂等。结果 慢性鼻窦炎89例(147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6例(142侧),鼻窦黏液囊肿13例(16侧)。治愈132例(70.2%),好转43例(22.9%),无效13例(6.9%)。术后头痛缓解率93.1%(175/188),其次为鼻堵为85.1%(160/188),脓涕60.1%(113/188)。11例手术前后无变化,2例症状较术前加重。术前56例失嗅者,术后34例(60.7%)改善或恢复。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23/188例(65.4%),部分缓解52/188例(27.7%),总有效率为93.1%。8例(4.3%)接受再手术。结论 少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远期疗效满意,应重视术中黏膜合理取舍和积极处理中鼻甲;随访质量为影响手术远期疗效重要因素。患者就医和手术前是否进行了规范药物治疗为手术适应证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8.
一氧化氮合酶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有3种亚型^[1],分别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ic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NOS可能在鼻炎和鼻息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NOS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9.
自1997年3月-2001年9月期间,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息肉23例,参照1997年海口评定标准,对术后随访一年以上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鼻内镜手术用微波止血及清除病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有效减少内镜鼻窦手术中出血及彻底清除病灶的微波处理方式。方法 选择临床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8例,随机分为:A组48例,采用内镜手术配合微波治疗;B组40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术后统计分析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微波组10周内上皮化与常规组的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是:A组为(91.25±72.55)ml和(57.95±9.70)min;B组为(115.89±59.48)ml和(73.59±20.77)min。治愈率A组为83.3%,B组为70.0%。10周内术腔上皮化A组为70.8%,B组为40.O%。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在施行鼻内镜手术时,配合微波处理术中出血及清除病灶,能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