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1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482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57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12.
鼻息肉作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4%。鼻息肉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间隙增大,导致大量血浆蛋白漏出,组织呈现高度水肿的状态。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能运载多种蛋白质、mRNA、miRNA等物质,通过影响鼻腔菌群多样性,调节血管生成及通透性,分泌多种特定蛋白质等方式调控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外泌体调控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旨在为鼻息肉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黎笔熙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302-230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和降压,S组微泵输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并记录降压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和乳酸值。结果: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降压目标。s组患者降至目标血压时间较R组短,降压开始后心率逐渐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术毕仍快于术前心率,血乳酸浓度和剩余碱绝对值均较降压前增高;S组患者降压30min和术毕心率均较R组显著增快,术毕血压明显高于R组,并有部分病例出现反跳性血压增高;R组术中和术毕血乳酸含量和BE绝对值均较S组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控性强,复压后无高血压反跳,能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的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手术以其照明良好、术野清晰、操作精确以及损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我们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云高  殷朝兴 《江苏医药》1997,23(9):650-650
我科自1995年6月至1996年10月施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9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8例共160侧,男54例,女44例,年龄11~65岁。其中慢性鼻窦炎32例60侧,鼻息肉伴鼻窦炎56例88侧,中鼻甲肥大2例4侧,钩突肥大伴头痛2例2侧,上颌窦囊肿5例5侧,咽囊炎伴鼻咽息肉1例。二、术前检查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内窥镜检查及副鼻窦拍片,其中行水平位及冠状位CT检查12例,上颌窦穿刺22侧,以了解鼻腔解剖结构情况、病变范围及病变性质。三、手术方式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部加表面麻醉。手术进路:1.鼻腔进路68例,术中行钩突切除、筛窦开放…  相似文献   
16.
汪建  熊敏 《耳鼻咽喉》2002,9(6):362-36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方法:将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呈弱阳性,在鼻息肉呈强阳性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FESS)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常用的手术方法。我们对我科从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所作的 2 0 2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总结 ,探讨综合治疗对保证手术疗效所起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2例中 ,男 1 3 2例 ,女 70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3 3 .95岁 ,其中≤ 2 0岁者 3 5例 ,≥ 5 0岁者 2 0例 ,2 1~ 49岁者最多为 1 47例。住院天数 3~ 2 4d ,平均 1 1 .1 2d。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分类 :Ⅰ型Ⅱ型共 1 5 9例 (78.7% ) ,Ⅲ型 43例 (2 1 .3 % )。1 .2 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对术后效果完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内窥镜下鼻息肉切除是目前治疗鼻息肉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解决了原始手术不能解决的根本问题。且能在彻底消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黏膜结构,使此类患者术后症状反应轻、恢复快、术中痛苦小、临床效果好,患者及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对161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施行鼻内窥镜手术,随访3个月~1年,现对其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处理。方法 在鼻窦内窥镜下及部分患者采用改良的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易出血的鼻窦炎鼻息肉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37例患者能达到手术预期的目标。结论 了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手术处理和治疗方法是重要的。以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