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665篇
内科学   308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603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301篇
预防医学   828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749篇
  4篇
中国医学   22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硬膜外血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尤其是在西藏由于医疗条件和环境因素其病死率和死亡率则更高。手术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常用方法,因此需要我们手术室护理人员具备娴熟的技术,配合医生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高原(海拔3800m)实验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6、12、24、72h及7d取材。兰州地区取相等数量动物重复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中AMP、ADP、ATP的含量,并计算能量负荷。结果:能量负荷在高原正常对照组与兰州地区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高原烧伤后脑组织能量负荷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即时复苏组伤后早期即出现显著变化(P〈0.01),伤后72h开始恢复,伤后7d差异无显著,延迟复苏组伤后7d仍星显著差异(P〈0.01)。与即时复苏组比较伤后6~24h无显著差异,伤后72h~7d呈显著性差异(P〈0.01)。高原地区各时相点与兰州地区比较,EC值均降低,除即时复苏组6h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高原康胶囊对快速进入高原者血浆醛固酮 (Aldosterone ,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 ,AII)及水负荷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 80名由平原快速进入高原的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 4 0名 ,对照组 4 0名 ,实验组于平原登机前开始给予口服高原康胶囊 ,连服 3日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两组均于进入高原的前 1天及进入高原的第 3天午给予水负荷实验 ,并对饮水前血浆ALD、AII及饮水后 15 0min内各时间段的尿量及两组进入高原后 7天内急性高原病 (Acutehighal titudediseaes ,AHAD)的发病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对照组进入高原后与平原相比血浆ALD、AII显著升高 ,水负荷实验 6 1min~ 15 0min各时间段的尿量及相应时间的总尿量与平原时相应各时间段的尿量及相应时间的总尿量相比则显著减少 (P <0 0 5~ 0 0 0 1) ,而实验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进入高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水负荷实验 6 1min~ 90min的尿量及 12 0min、15 0min的尿总量则显著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ALD、AII及AHAD发病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结论 :高原康胶囊能显著降低快速进入高原者的血浆ALD、AII ,通过对水负荷调节的影响减少机体的钠水潴留 ,从而防止快速进入高原者AHAD的发生 ,可用于大批快  相似文献   
34.
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利用新生大鼠低氧模型和胎鼠低氧模型,采用爬杆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结果:爬杆实验中习得的速度减慢,消退速度加快。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撤除平台后跨越平台次数减少。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抑制,可能与长期低氧后海马NMDA受体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5.
付璟 《西南军医》2007,9(4):11-12
目的观察WGL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4例,分为治疗组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三疗程共45天(每疗程15天),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并对最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较前均有好转,但治疗组起效快,疗程明显缩短,疗效好,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驻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了可能影响驻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多数研究以问卷或电话访谈的形式来评价高原军人的心理卫生状况,较一致的结论为:国内高原军人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等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成人常模,表明驻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国外正服役的高原军人有明显的躯体活动受限、疼痛、慢性疲劳和休息不足等症状。高原低氧环境、个性特征、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严重性和频度以及防御方式等对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对提高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干预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高原"连锁反应"作战中卫勤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作战等几场大规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后勤分别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保障技术和保障手段,有效地完成了后勤保障。从这几场高技术战争来看,他们都特别强调后勤保障准备的重要性;保障力量与作战兵力的平衡性;保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2 0 0 3年3  相似文献   
38.
高原缺氧对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线和紫外线照射量增多等。这不仅对人的生理状况产生很大影响 ,而且会引起感觉、记忆、思维判断、注意、情绪和人格等心理问题 ,使心理功能下降 ,影响高原作业人员的工作绩效。高原环境下 ,由于海拔升高 ,空气中氧分压降低 ,致使吸入气氧分压不足 ,血液在肺内得不到充分的氧合 ,血液中氧分压下降、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 ,甚至出现低氧血症 ,造成缺氧 ,这是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最明显和最严重的因素。在人体组织中 ,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缺氧条件下 ,脑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急进高海拔地区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将海拔10m处的平原大鼠快速带至海拔2261m,再带入海拔3800m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浓度;结果:随海拔递增①大鼠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呈上升趋势,醛固酮浓度逐渐下降,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②急进高海拔地区,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钝化,使醛固酮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急进高海拔,机体对水、电解质的调节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急性高原适应。  相似文献   
40.
糖尿病 (DM )教育在城市发展日趋完善 ,但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高原农牧区相对落后 ,对 2型DM的疗效影响极大。为了探讨高原农牧区 2型DM患者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对本院就诊的 2 2 2例 2型DM患者进行了分析 ,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我们对 1 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在本院就诊 ,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所有 2型DM患者 2 2 2例经了解分为长期接受糖尿病教育组与未接受教育两组。教育组 93例 ,年龄 ( 5 3.2 9± 2 0 .6 7)岁 ,其中男性4 8.4 % ,女性 5 1 .6 %。未教育组 1 2 9例 ,年龄 ( 5 5 .93±2 2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