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04篇
  免费   12096篇
  国内免费   6829篇
耳鼻咽喉   843篇
儿科学   1256篇
妇产科学   1052篇
基础医学   6917篇
口腔科学   1039篇
临床医学   34486篇
内科学   20105篇
皮肤病学   1428篇
神经病学   5043篇
特种医学   65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5篇
外科学   8808篇
综合类   56416篇
预防医学   23181篇
眼科学   1710篇
药学   27104篇
  502篇
中国医学   19080篇
肿瘤学   12302篇
  2024年   1761篇
  2023年   6825篇
  2022年   5870篇
  2021年   7061篇
  2020年   6569篇
  2019年   6329篇
  2018年   3065篇
  2017年   4791篇
  2016年   5220篇
  2015年   5843篇
  2014年   10172篇
  2013年   10016篇
  2012年   12885篇
  2011年   13824篇
  2010年   12811篇
  2009年   12547篇
  2008年   15777篇
  2007年   13986篇
  2006年   12296篇
  2005年   12590篇
  2004年   8707篇
  2003年   8534篇
  2002年   6684篇
  2001年   5245篇
  2000年   3840篇
  1999年   2745篇
  1998年   2253篇
  1997年   2053篇
  1996年   1622篇
  1995年   1558篇
  1994年   1194篇
  1993年   766篇
  1992年   577篇
  1991年   512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494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云 《山东医药》2007,47(7):48-4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较好的非调脂作用。故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降压疗效进行了观察。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级高血压病患者446例,男256例,女190例;年龄40~75岁。诊断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且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近半年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史、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3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非依从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且非常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包括药物的影响、患者的影响及药物提供者的影响。生活质量对患者接受治疗的主动性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讨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如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中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Schnacky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研究。入选了100名患者,给予西地那非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的药物服用比例,记录的药物有13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磺脲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以及其它降压药物(除外利尿类药物)。结果显示,6个月时患者对降压药、他汀类药、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磺脲类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23.6%(从71.6%到95.2%,P〈0.001)。药物使用率提高最大的是B受体阻滞剂、5一羟色胺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12个月时患者对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12%(从81.5%到93.5%,P〈0.001)。该研究表明,使用西地那非治疗后患者对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有了显著地提高。相关的药房和心脏科医生非常关注药物的非依从性和随之产生的医疗费用的增加,所以他们现在意识到应该对适合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西地那非治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非单极电刀器械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或体内有其他金属物体的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方法:总结2000年以来收治的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或体内有其他金属物体胆囊疾病患者48例,用超声刀、百克剪、LigaSure、双极电刀行LC,同时随机选取单极电刀下无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或体内其他金属物体LC 15例为对照组。病例分为超声刀组、百克剪组、LigaSure组、双极电刀组、单极电刀组。对4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非单极电刀器械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或体内有其他金属物体胆囊疾病患者行LC中的应用优势。结果:超声刀组、百克剪组、LigaSure组、双极电刀组无一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电监测异常或发生心脏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明显少于高频电刀组。结论:非单极电刀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或体内有其他金属物体的胆囊疾病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且超声刀、百克剪、LigaSure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明显优于高频电刀组。  相似文献   
994.
肥胖儿童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及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肥胖不仅是冠心病 (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且也能加重CHD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1,2 ] 。1997年我们对散居 15 8例肥胖儿童干预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和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市 15 8名中、小学学生 ,年龄 7~ 13岁 ,排除因内分泌、遗传、代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肥胖。以 1995年中国部分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参考值为标准 ,凡体重超过标准身高体重 2 0 %~ 30 %为轻度肥胖 ,~ 5 0 %为中度肥胖 ,≥ 5 0 %为重度肥胖。血压目标水平值 :7~ 9岁≥ 16 .3/…  相似文献   
995.
住院收治晚期肺癌心包转移6例。其中5例为中央型肺癌(2例为鳞癌,2例为腺癌,1例不明确),1例为周围型肺癌(腺癌)。6例均有心包转移(其中3例经心包液检出癌细胞证实)。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包填塞症状,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心前区不适等。心包填塞严重者1例可见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SAH继发癫(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CT及腰穿证实的234例SAH患者中38例继发癫(癎)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SAH继发癫(癎)的发病率为16%,以大发作多见,少数为局限性或精神运动性发作;早发型癫(癎)发生率为84%,其中以癫(癎)为首发症状者47%,仅临时用过抗癫(癎)药;迟发型癫(癎)发生率为16%,需长期服抗癫(癎)药.结论 SAH较易继发癫(癎),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较难控制,需长期服用抗癫(癎)药.  相似文献   
997.
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PD患者128例,按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Hoehn-Yahr分期及有无自主神经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χ^2检验示PD患者自主神经症状的发生率较高(76.59%),且其与病程、临床分型、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药物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主神经症状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方面,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其自主神经症状的发生率越高,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98.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推拿、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颈椎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60例,其中门诊40例,住院20例;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当代医药》2009,(12):26-26
本刊讯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该课题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国家级课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林洪生、花宝金教授负责,将在全国多家临床研究机构同时实施,旨在形成证据确凿、可供推广、广泛认可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其在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特点,因此正确掌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特点,对老年人健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方法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钠(商品名:泰美尼克)40mg,日两次,静点一周,一周后如有Hp感染,应给予一周泰美尼克片剂40mg,日两次,克拉霉素0.5g/d,阿莫西林2.0g/d口服,进行规律抗Hp治疗。后改为泰美尼克片剂,40mg,日一次,口服,胃溃疡口服4~6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周。结果糖尿病组痊愈15例,治愈率62.5%,起效7例,无效1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4.2%,死亡患者为巨大溃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非糖尿病组复查胃镜时痊愈25例,治愈率86.2%,起效3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溃疡痊愈及好转率相比较P=0.0109。结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较,糖尿病并发老年消化性溃疡组胃溃疡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治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