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79篇
  免费   1994篇
  国内免费   2091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632篇
妇产科学   704篇
基础医学   2011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7423篇
内科学   11219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586篇
特种医学   8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1487篇
综合类   16422篇
预防医学   4422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8572篇
  83篇
中国医学   4333篇
肿瘤学   355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794篇
  2021年   1065篇
  2020年   1038篇
  2019年   1107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1096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608篇
  2014年   2818篇
  2013年   2854篇
  2012年   3811篇
  2011年   4240篇
  2010年   3892篇
  2009年   3928篇
  2008年   4148篇
  2007年   3623篇
  2006年   3327篇
  2005年   3363篇
  2004年   2862篇
  2003年   2354篇
  2002年   1643篇
  2001年   1460篇
  2000年   1062篇
  1999年   857篇
  1998年   680篇
  1997年   651篇
  1996年   530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61.
吡格列酮(pioglitone)是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脂肪、骨骼肌、肝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值活化受体,促进葡萄糖利用和糖原合成,使血糖降低,不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还可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以二甲双胍作对照,观察国产吡格列酮(商品名:欧迪贝)对2型糖尿病患血糖、血脂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与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关系。方法:设立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而且男女各组相同。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结论: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辨证依据之一。也为气病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内毒素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factor—binding protein,IGFBPs)及其超家族功能的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有研究表明IGFBPs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而临床检测和动物实验表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有研究显示内毒素可诱导循环中某些IGFBPs和其肝脏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4.
覃保瑜  刘红 《广西医学》2006,28(12):1907-190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组(R组)和对照组(C组)。C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并调整用量,R组加用罗格列酮4mg/d,随访12周,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R组血糖水平从第2周起下降明显,至第8~12周下降幅度最大,有19例达到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的良好控制目标;从第2周开始,R组胰岛素用量也渐减少,至第12周时,R组胰岛素用量较基础值减少(7·7±4·4)U;而C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增加(9·1±5·2)U。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的低血糖及水肿。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确实有效控制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5.
1型糖尿病 (type 1diabetesmellitus ,T1DM )是由T细胞介导的、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胰岛 β细胞大量死亡是该病发病的关键。β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死亡的主要形式 ,不但在T1DM中起主导作用 ,还参与了部分 2型糖尿病向 1型糖尿病的转变[1] 。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调控 β细胞凋亡 ,在T1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 1型糖尿病 β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发展出一种全新的防治策略。1细胞因子在 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T1DM的胰岛 β细胞死亡中 ,细胞凋亡占多大比例 ,仍有待进一步阐明。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 :一种…  相似文献   
66.
胰岛素抵抗(IR)是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的发生、预后和治疗密切相关,故对IR的干预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焦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旨在观察通过降压、调脂对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7.
季忠军 《人民军医》2006,49(4):247-247
1999年5月-2003年12月,我们应用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EH)胰岛素抵抗(IR)5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厦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以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厦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以制作标本,连续切片分别作IGF-1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结果脑出血后2h血肿周围脑组织表达IGF-1,24h达表达高峰,7d时恢复正常;TUNEL染色阳性细胞于脑出血后8h开始出现,3d时达高峰,7d时仍有表达;给予外源性IGF-1后,凋亡细胞显著减少,与同时点实验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结论脑出血后IGF-1可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9.
国内动态     
《高血压杂志》2006,14(2):158-15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压时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535-536.该文研究有高血压史的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人群中高血压发生与ICVD发生的时程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0~1999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6例首次ICVD发生之前或当时发现高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