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6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6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38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438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2712篇
预防医学   36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54篇
  19篇
中国医学   273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06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栾佩岳 《陕西中医》1990,11(11):501-502
本文拟用解毒为主,辨证加减,分为6型治疗83例银屑病,总有效率96.5%。提示解毒之品多具有凉血,除湿之功效,为此病的首选药品。  相似文献   
32.
中西药内服外敷治疗银屑病7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3.
从病理基础分析Auspitz征在银屑病诊断中的意义冯艳陈丽瑛叶培明(山西医学院附一院030001)Auspitz征是历年来被公认的诊断银屑病的三大临床特征之一。但在临床诊断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银屑病患者均出现Auspitz征,而在副银屑病、日光角化...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近年来来在银屑病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多形微卫星DNA标记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将与银屑病 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长壁远端。HLA位点对银屑病发病年龄有影响,但可能不是主要的易感基因,基因组印迹和等位基因不稳定性的概念,可以解释银屑病某些人迷惑的现象。  相似文献   
35.
银屑病的心理学及心理生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研究及心理调查表明,尽理因素对银屑病发病及病程都有深远的影响。该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银屑病研究的生笺心理社会模式,着重叙述银屑病发病的心理因素和可能的机理;心理治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目前采取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皮肤白细胞移行与银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及粘附分子均参与其中,而其中心问题就是T细胞如何从外周血管逸出而迁移至皮肤,这一过程即被称为皮肤定居或皮肤白细胞移行,其分子基础在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文中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银屑病为常见疾病,病程长,患家十分痛苦.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殊药物.研究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是解决本病治疗的重要一环.我多年采用黄芪桂枝汤且重用黄芪,对银屑病进行治疗观察.并与不用黄芪桂枝的另一中药组和西药组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39.
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混合血清以5%的比例加入培养基中,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结果发现,对该细胞的增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示银屑病不仅是表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和系统性因素在其病理生理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0.
443例(男225例,女218例;年龄36±14a)皮肤病患者,其中150例(扁平疣52例、寻常疣55例、银屑病43例)外用含1.8%十二烷氮(艹卓)酮的1%氟尿嘧啶(5-FU)凝胶作为治疗组,148例外用1%5-FU凝胶及145例外用2.5%5-FU霜作为2个对照组。经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含1.8%十二烷氮(艹卓)酮的1%5-FU凝胶的疗效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P<0.01及P<0.005)。证明氮(艹卓)酮对5-FU确有渗透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