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5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1112篇
预防医学   29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98篇
  7篇
中国医学   778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康复新与磺胺嘧啶银治疗褥疮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2月~2002年2月我院选用中药制剂康复新与磺胺嘧啶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笔者等自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采用银锌霜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联合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3.
磺胺嘧啶银霜治疗溃疡及合并感染伤口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10月,我院门诊换药室用磺胺嘧啶霜剂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溃疡及溃疡合并感染性伤口7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4.
应用银染色方法对11例正常胃粘膜、52例病变胃粘膜及6例淋巴结转移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定量研究。结果Ag-NORs均数随正常胃粘膜、肠化生、异型增生、粘液癌、腺癌,低分化腺癌的顺序而递增。癌组织分化越差,Ag-NORs均数越高。提示,Ag-NORs计数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判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5.
液膜的组成为:2%石油硫醚-4%多丁二酰亚胺-94%煤油,内相试剂为:1~2mol/L的氨水溶液。较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乳水比为1:3;内油比为0.8:1;外相硝酸浓度为0.5~1mol/L;常温操作。当料液中的银离子浓度小于800ppm时,一次提取率可达97%以上。本工艺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孙彦  吕向光 《河北医学》1996,2(3):196-197
观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核仁组成区相关区相关嗜银蛋白的改变,方法:采用胶银染色法对26例上凳窦鳞状细胞癌进行AgNORs检测。  相似文献   
47.
新型医用抗菌敷料——银敷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口容易感染是人们的常识,这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伤口上繁殖引起的。感染的伤口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48.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 ±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0.09,P=0.0000)。结肠癌的异形Ag-NORs均数/100个核(61.39土22.38)明显高于结肠腺瘤(20.74土26.61,P=0.0000)和正常结肠(0,P=0.0000)。结肠癌的小型(2um)Ag-NORs均数/100个核(483.76±242·89和)78.08±23.06)明显高于结肠腺瘤(112.00±47·23和19·49±17.47 P值均=0.0000)和正常结肠(0和0.76土1.16,P值均=0.0000)。结肠癌Ag-NORs颗粒的聚合、分散、核仁内和混合型分布(23.64%、53.20%、9.30%和13.86%)明显不同于结肠腺瘤(77.72%、16.88%、5.46%和0.04%,P值均<0.05)和正常结肠(100%、0、0和0、P值均<0.05)。本研究结果提示Ag-NORs4项定量指标有助于结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9.
吡哌酸锌对小鼠烫伤感染的体表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吡哌酸锌软膏对烫伤后常见的感染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并与阳性对照药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对比。方法取18~22克小鼠,在麻醉下将其尾部造成烫伤,然后再分别将其尾部没入绿脓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内,使其感染,尾部套上塑料管,将不同浓度的吡哌酸锌,磺胺嘧啶锌软膏及磺胺嘧啶银霜注入管内,封闭,连续观察14d内小鼠死亡现象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综合计算法计算各药ED50为:(1)金黄色葡萄球菌,吡哌酸锌软膏ED50=69.84±18.27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73.49±19.98mg·kg。(2)绿脓杆菌,吡哌酸锌软ED50=58.16±15.22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80.1±2.24mg·kg-1。磺胺嘧啶锌软膏浓度低于0.4%即有明显抗菌作用。结论吡哌酸锋软膏、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软膏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前两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吡哌酸锌软膏的抗菌作用比磺胺胺嘧啶锌强。  相似文献   
50.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并构建载脂蛋白CII(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梯阶标准;检测正常汉族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检出36种(TG)n(AG)m序列基因型、1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17、18、26-35,其频率分别为0.061、0.011、0.002、0.002、0.054、0.255、0.372、0.084、0.026、0.039、0.052、0.041。检出7种(AG)m序列基因型、4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6、7、8、9,其频率分别为0.002、0.152、0.812、0.034。与欧洲白种人比较,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P<0.01,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