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0篇
  免费   3407篇
  国内免费   2448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808篇
口腔科学   128篇
临床医学   1727篇
内科学   1115篇
皮肤病学   473篇
神经病学   443篇
特种医学   5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17篇
综合类   9178篇
预防医学   1039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13089篇
  24篇
中国医学   15086篇
肿瘤学   757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133篇
  2022年   985篇
  2021年   1177篇
  2020年   1086篇
  2019年   1369篇
  2018年   855篇
  2017年   1442篇
  2016年   1517篇
  2015年   1813篇
  2014年   2453篇
  2013年   2478篇
  2012年   3062篇
  2011年   3332篇
  2010年   2772篇
  2009年   2575篇
  2008年   2982篇
  2007年   2610篇
  2006年   2275篇
  2005年   1997篇
  2004年   1549篇
  2003年   1338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790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刘建德 《当代医学》2008,14(23):167-168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常规治疗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1g,qid.n=50);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常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1g,qid)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n=56).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hsCRP的变化.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组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4个月后,复方甘草酸苷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可能与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2.
胡旭涛 《现代保健》2010,(34):161-162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乙腈一水(30:18:3);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连翘苷在2~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为0.19%。结论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3.
HPLC法测定双红活血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双红活血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 1 0 0 .6%,CV =1 .62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电子照射野成像系统(EPID)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学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7例,分析患者行放射治疗时的EPID图像共231幅,并与CT-simDRR图像进行解剖标志比对,测出其治疗中心在X、Y、Z方向上的误差(dx、dy、dz),分析影响误差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实际治疗中心与计划治疗中心在X轴上误差(dx-all)为(3.5±2.0)mm,Y轴上误差(dy-all)(4.4±2.6)mm,Z轴上误差(dz-all)为(-6.5±4.2)mm。dz-all与dx-all及dy-a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4)。颈段及胸上段患者的误差dx-up、dy-up、dz-up分为(2.5±1.4)、(3.2±1.5)、(-4.5±2.0)mm;中段(dm)及下段(dl)分为(4.2±2.3)、(5.2±2.9)、(-7.2±3.0)mm(;4.4±1.7)、(5.0±2.5)、(-6.8±2.9)mm。颈段及胸上段患者的误差(dup)明显小于胸中段及胸下段患者(dm及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2;t=2.22,P=0.05;t=11.23,P=0.000)。放疗期间每周测患者体质量发现,随放疗次数的增加(时间增加),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体质量下降(0~2.5kg);分析体质量变化与治疗中心误差变化发现,不管是颈段、胸上段或是胸中下段肿瘤,摆位误差变化均与体质量的下降呈正相关,即体质量下降越多,误差越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ID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摆位误差明显小于胸中段及胸下段者,对于治疗期间体质量明显变化的患者及时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提高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85.
HPLC法测定坤复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坤复康胶囊中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提取样品,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检测波长230nm。结果:进样量在0.316~1.8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规定,平均回收率97.57%,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测定坤复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坤复康胶囊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6.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许多含黄芩的中药制剂均采用黄芩苷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但其含量测定方法各异。故将检测黄芩苷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一一综述,以期为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制订健脾愈肝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赤芍、木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赤芍、木香;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285639.523X+5098.11,r=1.0000,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0.5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9.
许某,女,32岁.2003年7月3日就诊于中医学院门诊某妇科专家,诊治记录如下:于10年前顺产一女婴.现怀孕2个月,乍热乍寒,全身乏力,体瘦,纳差,食入即吐,时有吐酸水、苦水,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细弱.处方:橘皮10 g,竹茹12 g,制半夏6 g,麦冬10 g,白芍12 g,太子参30 g,紫苏叶10 g,乌梅10 g,炙杷叶10 g,黄芪12 g,炒白术10 g,黄芩10 g,砂仁(后下)6 g.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莲白消癌丸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浸出率、野黄芩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倍)、提取次数、提取时间(h)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莲白消癌丸的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分别加水8倍量、6倍量、4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2,1.5,1 h.结论 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该工艺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