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李文增 《河北中医》1996,18(6):44-45
中药传统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李文增(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034100)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经过炒、烫、炙、煅、浸、洗、蒸、煮等各种加工处理,由于加热、水溶及酒、醋、药汁等不同辅料的影响,可以使中药材中的各种有效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成分被溶...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生大黄、酒大黄提取液对脑出血(ICH)模型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差异,探讨大黄"酒制升提"理论的内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建立ICH模型,用生大黄、酒大黄提取液进行干预,并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生大黄组、酒大黄组、安宫牛黄丸组);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出血侧脑组织紧密连接附着蛋白-1(ZO-1)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2(VE-cadherin-2)蛋白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出血侧脑组织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2(NO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蛋白的表达,全自动酶标仪检测ICH大鼠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研究生大黄、酒大黄对ICH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 0. 01),ZO-1表达量显著下降(P 0. 01),NOX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1),TSG-6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 0. 01),GSH的含量显著下降(P 0. 01);同模型组比较,酒大黄、生大黄均能显著降低ICH大鼠海马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 0. 01),均显著升高ZO-1蛋白表达(P 0. 01),升高VE-cadherin-2蛋白表达(P 0. 05),显著降低NOX2蛋白的表达(P 0. 01,P 0. 05),显著升高TSG-6蛋白的表达(P 0. 05),显著升高GSH含量(P 0. 01)。结论:生大黄、酒大黄对ICH大鼠模型均具有脑保护作用,但酒大黄的脑保护作用略优于生大黄,为探讨大黄"酒制升提"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中成药》2019,(12)
目的优化地龙酒制工艺及炮制前后成分比较。方法以黄嘌呤和肌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加酒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地龙,加入黄酒12.5 kg,闷润30 min,倒入预热的铁锅中,在80℃下炒制3 min。加酒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酒地龙炮制均具有显著影响。地龙酒炙后,次黄嘌呤含有量增加了30.9%,肌苷含有量下降了29.7%,蛋白质含有量下降了33.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地龙的酒制。  相似文献   
74.
酒制山茱萸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酒制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和整理酒制山茱萸的相关历史资料,归纳总结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临床功效及复方应用;并对酒制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以及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结果 山茱萸酒制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记载,且在全国许多省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有收载,但目前尚无酒制山茱萸的质量控制标准,且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结论 有必要对酒制山茱萸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和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优化地龙酒制工艺。方法 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酶活力;以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加酒量和焖润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蚯蚓纤溶酶活力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地龙酒制工艺参数。结果 每100 kg地龙,加黄酒12.5 kg拌匀,焖润30 min,70℃翻炒2 min时,其酶活力最高(每克31.8万单位)。结论 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地龙的酒制。  相似文献   
76.
酒制对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酒制对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Agilent C18(4.6×2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30:70)洗脱;流速0.8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2nm);柱温28℃。结果川续断皂苷Ⅵ在0.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4%。结论酒制能明显降低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蒙药酒制狼毒定性鉴别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找到酒制狼毒粉末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方法,确定酒制狼毒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同时进行了浸出物测定和灰分检查测定。结果:酒制狼毒粉末在镜下可观察到淀粉粒、木栓细胞、导管和油滴;薄层色谱中用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0:7:1)系统展开,紫外灯(365nm)下观察;用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0:5:1)系统及环己烷-三氯甲烷-甲醇-甲酸(5:5:1:0.5)系统展开,喷以硫酸-乙醇(1:1)溶液,热风吹数分钟,紫外灯(365nm)下观察,可见到其特征斑点。酒制狼毒灰分在6%以下,乙醇浸出物在2.5%以上。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作为蒙药酒制狼毒的定性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78.
《中国药房》2019,(22):3164-3168
目的:为酒制黄连饮片的炮制工艺优化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连炮制""酒制黄连""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Rhizoma coptidis processing""Wine Rhizoma coptidis""Processing techn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2018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酒制黄连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酒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6篇,其中有效文献52篇。酒制黄连的炮制方法有多种,包括酒炙法、酒蒸法、酒焖烘法、酒焖微波法等。黄连经酒制后部分生物碱含量有小幅度增加,这可能与黄酒增加了生物碱的溶出率有关。黄连经酒制后,抗菌、镇静催眠以及治疗糖尿病、上焦病证等方面的作用均有所增强;其生物碱在体内的吸收时间有所延长,组织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酒制黄连在临床应用广泛,且在胃炎、胃溃疡、急性肺出血、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症中的治疗效果强于黄连生品;酒制黄连还可以用于治疗心火旺盛、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妊娠子烦等。结论:目前,对酒制黄连的研究较为缺乏,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对其质量控制标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对酒制黄连工艺研究多集中于炒制,成分研究多集中于生物碱类,缺乏对其他酒制方法和其他成分的研究。今后应对酒制黄连质量控制、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及临床药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养生食谱     
酒制母鸡原料:老母鸡1只,约1000g,党参30g,黄芪100g,大枣50g,黄酒500g,精盐、味精适量。制法: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置瓷盆中,加黄酒浸没,  相似文献   
80.
浅淡全蝎加工炮制与贮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蝎用盐比例及含水量无具体标准,致使一些投机者在加工时大做手脚,增加含盐量,以获暴利。不仅使全蝎用量上不准确,而且煎出的汤剂太咸不利服用。为此,本人以下3种制法可较好的控制品质和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