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分析酒制处理对川牛膝药材成分谱的影响,提高川牛膝酒制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取川牛膝酒制前后的样品,经研磨、提取、离心、干燥后,采用甲氧胺盐试剂和三氟乙酰胺(BSTFA)试剂衍生化处理,制得分析样品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样品中共检出646个物质信号,初步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川牛膝生品和酒制品可在PCA和PLS-DA得分图及系统聚类树状图上明显区分。经进一步筛选鉴定,脯氨酸、果糖、氧化脯氨酸、硬脂酸、山梨醇、肌醇、蔗糖、异亮氨酸、蜜二糖、丝氨酸、丙氨酸、核糖、4-氨基丁酸、缬氨酸、亚油酸、阿糖尿苷、乙醇胺、棕榈酸、蔗果三糖、木糖20个成分对酒制前后成分谱变化的贡献最大。结论:酒制处理对川牛膝总体成分谱影响显著,基于GC-MS检测联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区别川牛膝酒制品与生品的方法,提高川牛膝酒制品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中药酒制是中药炮制中常用的一种炮制方法,本文从中药药剂学的角度,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中药化学及相关科学知识,对中药酒制的历史、目的 、原理进行了说明,并对中药酒制为适应新型制剂技术的要求,应如何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中药炮制的研究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以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探讨酒制安徽丹参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筛选炮制工艺。结果对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有显著影响,最佳工艺条件即10%的黄酒,加10%的酒量,在150℃炒炙6min。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药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4.
正交试验优选酒制狗脊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酒制狗脊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黄酒比例、浸润时间、蒸制时间、闷润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酒制狗脊的炮制工艺。结果:酒制狗脊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狗脊加15 kg黄酒,室温闷润2 h,武火蒸制4 h后停火闷4 h。结论:优化的酒制狗脊工艺节时、节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5.
中药酒制在中药炮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酒制中药的研究也一直未曾间断。本文综述了酒制、炮制用酒、酒制的目的和原理以及目前酒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力图为中药酒制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浅谈酒制中药的作用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7.
浅谈乳香没药的酒制和醋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香、没药的炮制,自唐至清应用较广泛的是酒制法,而目前常用的醋制法记载较少。通过文献考证和对炮制作用的分析,认为两种炮制方法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建议保留酒炒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介绍HPLC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HPLC法在筛选炮制工艺、评价炮制品质量、检测中药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面应用日趋广泛。结论 HPLC法的检测结果可为革新和提高传统炮制工艺、科学使用辅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酒制工艺对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取用2 a生丹参,分为原药材、酒炙品、酒蒸品、酒炖品4组样品,分别用相应方法炮制、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4组样品中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酚酸B含量:原药材(6.43%)>酒炖品(4.66%)>酒炙品>(2.73%)>酒蒸品(1.85%),酒炖、酒炙、酒蒸样品中丹酚酸B损失率分别为27.5%,57.5%,71.2%。结论酒制使丹酚酸B含量有所降低,酒炖为最佳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高效波相法测定酒制仙茅中仙茅苷的含量。方法:Hypersil C_(18)(250mm×4.6mm,1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仙茅苷在0.296~3.7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8.61X—0.1317(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28%,RSD为1.44%,重现性RSD为1.88%。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酒制仙茅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