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0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057篇
内科学   400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4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16篇
综合类   7329篇
预防医学   206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361篇
  20篇
中国医学   1388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1268篇
  2013年   1376篇
  2012年   1824篇
  2011年   2050篇
  2010年   2017篇
  2009年   1930篇
  2008年   2062篇
  2007年   1807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517篇
  2004年   1229篇
  2003年   967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血管活性药物药液外渗进入组织间隙,导致组织受损甚至坏死。外渗时通过加强巡视减低外渗机率及范围,外渗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患侧肢体制动、每4小时更换金黄膏膏剂,外渗后使用微信图片上传外渗点上方注明日期、时间,记录皮肤情况,科室护理群内每日掌握外渗处皮肤信息,降低外渗引起的各类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观察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管路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可缩短管路维护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输液港脐静脉置管(UVC)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9例危重新生儿出生后尽早行深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将其随机分为输液港UVC组(29例),传统UVC组(30例)以及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30例),比较3组患儿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堵管率、脱管率等。结果输液港UVC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脱管率、堵管率显著低于传统UVC组和PICC组(P<0.05);输液港UVC组的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与传统U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PICC组(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建立静脉维持通道时,输液港UVC的置管成功率较高,置管时间较短,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堵管率、脱管率较低,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输液港植入后出现注射座翻转患者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应用输液港提供借鉴。方法总结输液港植入的护理经验,结合X线片的报告判断分析造成输液港翻转的影响因素,并请介入科协助处理。结果6例注射座翻转患者中5例通过单纯手法复位成功,1例经手术切开后复位成功,未影响输液港的正常使用。结论输液港注射座翻转是植入式装置独有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输液港注射座翻转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并引起患者的焦虑。及时发现输液港注射座翻转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靖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900例,其中2016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0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00例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护理干预。比较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实施前(2016年)、后(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比例、护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以及用药错误、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7年、2018年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6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均显著低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年静脉留置针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7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00%、3.67%,均显著低于2016年的15.00%,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2016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显著高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以及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96.
997.
张军平  栾秋月 《全科护理》2020,18(25):3324-3326
[目的]总结输液港动态造影的操作流程,分析其优势、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方法]收集科室6例已行输液港动态造影病人的摄片结果,分析输液港动态造影的作用。[结果]4例病人出现造影剂外渗,确定导管破损后行输液港取出,2例病人无导管破损。[结论]输液港动态造影是一项简单且可靠的判断输液港并发症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优质创新细节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和优质创新细节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细节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输液管内残留液体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输液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6%,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创新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1000.
梁东惠 《当代医学》2013,(35):139-139
普外科患者种类多、病情程度复杂,种类涉及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这里主要阐述前4种疾病术后外科补液顺序的合理安排,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