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33篇
  免费   5301篇
  国内免费   3966篇
耳鼻咽喉   1691篇
儿科学   514篇
妇产科学   1718篇
基础医学   4906篇
口腔科学   3776篇
临床医学   13347篇
内科学   4699篇
皮肤病学   2474篇
神经病学   2348篇
特种医学   55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8402篇
综合类   27377篇
预防医学   5037篇
眼科学   1210篇
药学   8479篇
  93篇
中国医学   4085篇
肿瘤学   7661篇
  2024年   530篇
  2023年   1993篇
  2022年   1776篇
  2021年   2195篇
  2020年   2136篇
  2019年   2205篇
  2018年   1263篇
  2017年   1987篇
  2016年   2399篇
  2015年   2719篇
  2014年   4281篇
  2013年   4424篇
  2012年   5881篇
  2011年   6327篇
  2010年   6011篇
  2009年   5660篇
  2008年   6280篇
  2007年   5730篇
  2006年   5113篇
  2005年   5314篇
  2004年   4447篇
  2003年   4204篇
  2002年   3630篇
  2001年   3157篇
  2000年   2240篇
  1999年   1944篇
  1998年   1696篇
  1997年   1507篇
  1996年   1455篇
  1995年   1162篇
  1994年   952篇
  1993年   642篇
  1992年   537篇
  1991年   466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40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1例巨大脊索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 1岁 ,6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臀部包块逐渐增大 ,呈持续性钝痛 ,夜间疼痛较重并逐渐加重。先后四次在它院行右臀部包块切除术。病理提示 :脊索瘤 ,第三次手术后小便失禁。近 1年来包块逐渐增大 ,疼痛明显 ,不能平卧而到我院治疗。查体 :骶正中部、右臀部隆起 ,压痛明显 ,会阴及臀部皮肤浅感觉减退。CT示 :骶骨前有 30cm× 2 0cm异常占位性病变 ,骨质破坏。入院后行骶骨瘤切除术 ,术后无任何并发症 ,1月愈出院。1 术前护理1 1 注意心理护理 ,树立治疗信心 :患者属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缓慢 ,各种器官生理功能减退。病程长 ,发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官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6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抽取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宫产产妇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累计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复旧情况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24h累计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复旧情况及住院天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无其他高危因素的产妇可行,但要注意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病,本文报告了1例儿童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方法]本文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了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儿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肿物累及右侧跟骨,经肿物刮除术和植骨术后恢复良好。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右侧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病,对于单纯的动脉瘤样骨囊肿,肿物刮除术和植骨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仅1例术后1年后复发;10例均无溢泪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基本接近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最大优点是可避免面部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以了解TGF-β与bFGF在原发性FSG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FSGS患儿的肾组织共43例,其中不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的FSGS肾组织共16例,设为实验1组;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的FSGS肾组织共27例,为实验2组。另将同期因孤立性血尿入院肾活检证实为非FSGS、病理改变较轻的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共1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生长因子TGF-β、bFGF在各组中的表达。通过方差分析(ANOVA)和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FSGS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以及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TGF-β、bFGF在各组肾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中依次升高,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F-β和bFGF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763和0.661。此外,TGF-β和bFGF两者的表达量经相关分析也显示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结论:TGF-β和bFGF在原发性FSGS患儿肾组织中高表达;随着FSGS的发展,它们在肾组织中表达量不断增加,促使肾小管间质向纤维化发展,而且两者在促进肾脏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祝宇飞 《现代保健》2009,(35):10-11
目的初步探讨减瘤手术在晚期肺癌治疗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0例,采用减瘤手术治疗。选择同时期15例剖胸探查肺肿物活检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减瘤组患者生存质量较好率为40.0%,对照组为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生存质量评分减瘤组为(35.3±8.2)分,对照组为(27.9±7.1)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5)。平均生存时间减瘤组患者为11.6个月,对照组为10.3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1,P〉0.05)。结论减瘤手术可改善中晚期或已有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氟伐他汀对Cs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CsA及氟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c-fos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纤连蛋白(FN)的表达。 结果 CsA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 < 0.05)。氟伐他汀与CsA合用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1)。CsA刺激成纤维细胞TGF-β1、CTGF、c-fos及FN的产生(P < 0.05),氟伐他汀可下调这些改变(P < 0.05)。 结论 氟伐他汀可减轻CsA所致的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99.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金柱 《淮海医药》2008,26(5):427-42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癌变的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6例IP癌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IP癌变占同期89例IP的6.74%,术前均未能确诊,4例术中冰冻考虑IP癌变。结论IP有癌变潜能,其癌变者术前确诊困难,术中冰冻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应重视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00.
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ing papillomaof nose and sinus)是比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发及恶变的特点。而上颌窦腺癌,在上颌窦恶性肿瘤中并不多见。而关于鼻-鼻窦乳头状瘤并发上颌窦腺癌的病例实属少见。现就本院近期发现1例作一报道,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