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8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以系列烷基铝为催化剂,制得丙交酯与环氧氯丙烷的共聚物。分别考察了Al(Oct)_3、Sn(Oct)_2·4Al(Oct)_3、Al(Oct)_3·0.5H_2O、AlEt_3、AlEt_3·0.5H_2O催化下聚合的情况,结果表明:认为在烷基铝的催化下,丙交酯和环氧氯丙烷可以共聚,其中部分水解烷基铝催化效果较好。聚合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00℃。在此温度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和产率皆提高。环氧氯丙烷用量增加,聚合物的产率和分子量呈下降趋势。用~1H-NMR、GPC、DSC对产物进行测试和表征。  相似文献   
82.
竹荪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然竹荪中经脱脂、采用20、40、60、80℃四个不同温度热水梯度抽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得到四种粗竹荪多糖。对其中在60℃下提取的多糖进行研究。经测定此多糖具有较高的粘度,再对其用丙酮进行分级得到纯度较高的竹荪多糖-3。用气相色谱对其单糖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荪多糖-3是一种以葡萄糖为主的多糖,通过刚果红实验证实此多糖可能具有三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83.
艾滋病口腔表征的早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皑峰  陈力 《中级医刊》1998,33(9):42-43
  相似文献   
84.
采用共沸除水与醇酸缩合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端羟基聚乳酸。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抗氧剂TPP对反应的影响,并用^1H-NMR和DSC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聚乳酸-1,4-丁二醇(PIA-1,4-BD)。和分子量相同的聚乳酸-1,4-丁二醇.聚乳酸(PLA-1,4-BD-PLA)比较,PLA-1,4-BD具有较高的Tg。  相似文献   
85.
86.
匡萃璋 《中医杂志》1990,31(1):11-13
探讨“虽有表征实无表邪”首先要破除对表征的狭隘认识,明确恶寒非表,脉浮非表,头痛身痛非表,其次要从治疗反应中注意汗之者非表,汗出而表不解者非表,热不为汗衰者非表,表而再生者非表,进而应消除对“表征”的误解,认清由里出表者非表,发斑发疹非表,最后可以通过对辨病的前提下识证,探求病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7.
《中成药》2015,(11)
中药浸膏粉作为中间体,已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的生产,其物理性质将直接影响到制剂生产储存的各个环节。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关于中药浸膏粉物理性质及其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从中药本质及其用药形式与质量控制水平进行关联分析, 阐述中药理论精准理念及其中药药物质量的优势与特色, 并论述探究实现中药理想药物与中药药物质量精准预期的路经。基于中药药物本质, 应用自然药学观药物体系理念构架中药有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组成, 结合整体观与还原论关联分析,可破解自然药物原及其药物质量的不确定性难题,从宏观到微观构架药物体系而实现中药药物质量精准预期与推进中药产业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89.
从中药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中药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辨识。以仿生模型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手段、受体理论、生物效应评价模型、药动学方法等对五味、功效、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性味研究,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角度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9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医学生进入临床后,由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欠缺,暴露出诸多医学院校教育的不足。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医学生诊断推理能力的规律。本文从中医诊断这一侧面出发,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医学生的诊断过程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索中医学生临床诊断推理能力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