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6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514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02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563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5873篇
内科学   6786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451篇
特种医学   4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778篇
综合类   10211篇
预防医学   4722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5539篇
  97篇
中国医学   2506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833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1007篇
  2020年   1071篇
  2019年   971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787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1069篇
  2014年   2363篇
  2013年   2266篇
  2012年   2760篇
  2011年   2910篇
  2010年   2705篇
  2009年   2462篇
  2008年   2834篇
  2007年   2145篇
  2006年   1738篇
  2005年   1876篇
  2004年   1605篇
  2003年   1305篇
  2002年   775篇
  2001年   660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侯茂兰 《养生月刊》2007,28(10):878-879
上世纪90年代,通过几个大型对照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肾脏病变等)的发生。自此之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有了突破,全世界都推行严格控制血糖的治疗目标。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是正常的血糖值。通常,糖尿病患者至少应每月检查1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有条件的还可以检查午餐和晚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查1次。  相似文献   
72.
问:我的血糖原来很高,吃了降糖药后好多了。血糖稳定两个月后,我自己把药量减了一半,结果病情变得比以前更严重了,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上升到原来的两倍。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医生在给病人诊病开药时,常会向病人提出一些忠告,比如少喝酒、不抽烟、避免情绪波动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有益的。但是,近年来不少医学专家认为,简单或笼统地向病人提出建议或告诫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发病年龄的特点,向病人提供尽可能详细具体的治疗和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74.
最近证实高血糖和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差与临床中风、心肌梗死、其他心脏病、手术后的伤口感染以及死亡等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的一家有着250张床位的社区医院--斯坦福德医院ICU的护士和内科医师研究了控制血糖水平对病人临床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严重者会导致临床死亡。通过血糖检测分析发现,婴幼儿重症肺炎时存在糖代谢紊乱,为了评价血糖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严重性的作用,笔者做了以下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76.
血糖水平对18F-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糖水平对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体格检查或评价肿瘤性质的受检者,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9组(组间距为1mmol/L),第1组为血糖正常组,即血糖<6.0mmol/L(10例);第2~9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分别为6.0~6.9mmol/L(11例),7.0~7.9mmol/L(13例),8.0~8.9mmol/L(11例),9.0~9.9mmol/L(11例),10.0~10.9mmol/L(8例),11.0~11.9mmol/L(6例),12.0~12.9mmol/L(5例),≥13.0mmol/L(5例).受检者做完PET/CT检查后,图像质量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判断.同时根据肝不同层面的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SUVmax)及SUV平均值(SUVavg)分别计算肝图像噪声.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组之间图像质量评分、肝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第2~9组图像质量评分、肝噪声分别与第1组进行比较,第2~7组与第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8,9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评分低于第1组.(2)血糖水平与图像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血糖水平与肝噪声呈正相关(SUVmax、SUVavgr值分别为0.33和0.60,P均<0.05);SUVavg所算噪声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优于SUVmax.结论 图像质量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血糖<12.0mmol/L时与血糖正常者PET/CT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当血糖水平≥12.0mmol/L时图像质量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7.
我今年68岁,患2型糖尿病17年。在患病之后几乎10年的时间,我服用过多种降糖药物,也试用过众多的偏方,自然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终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对糖尿病采取正规治疗,服用糖适平后,血糖控制逐渐趋于平稳。但2008年12月我被医生诊断为轻度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8.
空腹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空腹血糖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257例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测量患者入院时血糖(AG)和禁食至少8h后的血糖(FG)。随访患者30d,分析AG和FG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共24(9.3%)例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在AMI后30d内死亡。FG正常组死亡2例(1.5%),FG升高者的第一、第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死亡4例(9.8%)、5例(12.2%)、13例(31%)。和FG正常组患者相比,校正后的30d死亡的相对危险比(OR)随FG三分位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为:2.5(95%CI,0.71~8.5;P=0.011),8.6(95%CI,3.2~23.5;P=0.0005),12.7(95%CI,4.5~36.4;P<0.0003)。同FG和AG都正常的患者相比,AG升高FG正常预测患者30d死亡的OR为0.69(95%CI,0.25~3.80;P=0.59);AG正常FG升高者为3.6(95%CI,2.1~11.5;P=0.04);FG和AG都升高者为10.6(95%CI,4.3~25.6;P<0.0001)。镶嵌模型的比较显示AG并不能增加FG模型预测30d死亡(2=5.2,3df,P=0.20)或预测30d死亡和心力衰竭(2=4.8,3df,P=0.31)的价值。相反,FG却能增加AG模型预测30d死亡(2=24.5,3df,P=0.0001)或预测30d死亡和心力衰竭(2=24.7,3df,P=0.0001)的价值。结论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30d死亡率随AG和F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G比AG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9.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组建的联合技术制定组于2006年11月在瑞士13内瓦召开会议,回顾更新了现行的WHO指南,发布对糖尿病和中间高血糖(intermediatehyperglycemia)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该评议报告不赞同将空腹血糖正常值切点定为5.6mmol/L,不赞同将IFG与IGT称为糖尿病前期,建议统称为中间高血糖;提出空腹血糖在6.1~6.9mmol/L的个体需要进行OGTY以确定糖耐量状态。该评议报告为糖尿病和中间高血糖的定义和诊断提出7项建议。中国著名糖尿病学专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辑潘长玉教授作为技术制定组成员,参加了该项讨论。该报告已于2006年12月3~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19届IDF大会上正式公布并散发,详情见本期附录6b-1。  相似文献   
80.
血糖仪的调码是指不同批号的试纸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批间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批号的试纸测试血糖时,需要血糖仪根据试纸上的密码校准批间差异。目前市场上的血糖仪大多在更换试纸时必须先手动调整血糖仪的代码或手动插入试纸盒内专用的代码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