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4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1560篇
内科学   638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1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2720篇
预防医学   103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47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530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人新型隐球菌病44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人新型隐球菌病44例尸检分析谭爱莲,欧明珊本文收集1948~1990年国内发表的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文献96篇,除去重复病例后为84篇,共计648例,死亡263例,其中46例作了尸检,去除记录不详者外,现将44例尸检情况作一分析报告。一般资料4...  相似文献   
42.
自1994年以来,笔者自拟藤黄膏外敷治疗不同类型的阳热肿痛证17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75年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78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1天;伴发热者107例,体温37.5℃~39.5℃之间;痄腮81例,淋巴结炎25例,痈疮23例,乳痈15例,无名肿毒18例,带状疮疹12例,丹毒1例。 适应证: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肿痛不红,触之肿硬疼痛拒按,可伴发热,头痛,口干, 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藤黄2份,…  相似文献   
43.
44.
患儿男,9岁。困浮肿发热2周由外院转入我院。一年前曾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强的松治疗。入院时体温40℃~41℃,Hb74g/L,WBC17×10^9/L,N0.90,L0.10;IgG4.25g/L.IgA0.85g/L,IgM0.2g/L。在外院曾用抗生素治疗,入院后又用菌必治、灭滴灵、强的松等治疗仍高烧不退。经血液、脑脊液、小便培养检出新型隐球菌后,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治疗,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4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仅在宿主免疫力降低时才会发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易发生隐球菌感染。但仍有一半患者并无基础疾病 ,发病原因不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型隐球菌感染在国内过去报道较少 ,近 2 0年来逐渐增多 ,但其误诊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现将临床收治的 1例新型隐球菌感染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2 1岁 ,待业。持续头痛 1月 ,伴有畏寒、发热 ,头痛呈撕裂样疼痛 ,以额顶部为主。无视物模糊、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返呛 ,无四肢麻木、乏力 ,无…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新型隐球菌致皮肤感染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 ,而皮肤感染经常是全身性感染的局部表现 ,原发性皮肤隐球病较少见。我院于 2 0 0 2年 6月分从 1位患者的皮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新型隐球菌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5岁 ,右大腿皮肤结节 ,溃疡 ,流脓 8月余 ,于 2 0 0 2年 6月 5日入院。 8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 ,右大腿及腰背部出现孤立性结节 ,约 4~ 5粒。呈淡红色 ,约蚕豆大小座疮结节 ,略高出皮肤、不痛不痒、未曾治疗 ,腰背部结节自行消失 ,无疤痕色素沉着 ,仅留右大腿处 1个 ,约 2× 2cm。结节处发红 ,并有溃疡 ,有波动…  相似文献   
50.
新生儿四联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四联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秦桂秀张青王俊英山西医科大学张小莉太原市中医研究所李玉兰我院新生儿病区从1995年5月—1997年4月收治的患儿当中,有28例血培养为四联球菌阳性,现将其临床特征和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