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4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571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2569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543篇
  8篇
中国医学   254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藏药五味麝香丸及二十五味鬼臼丸为主药,对6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治疗和观察。60例中,治愈39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认为慢性盆腔炎之病变核心为“瘀热”,治疗以清热消瘀为主法,应用清热消瘀之药物治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2.
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显著增多,剖宫产术式也有了明显改变,为适应手术,麻醉方法也有了相应的改变,既往常用的硬膜外麻醉已明显减少,用布比卡因腰麻相对增多。为探讨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我们对120例刮宫产患者进行重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64例,AS A Ⅰ~Ⅱ级,年龄42~58岁,体重45~72 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T11~12 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例),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而以笔尖式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排除研究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 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Ⅰ组(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4.
由颈椎或其周围的软组织、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度,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脊髓,引起的病理改变,如颈痛或手臂麻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  相似文献   
45.
对1265颗患牙分别采用碧兰麻与盐酸利多卡因麻醉下拔除比较其效果。碧兰麻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盐酸利多卡因 ,但造价较盐酸利多卡因高[2]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统计了2001年10月~2003年3月915例患者拔除的1265颗患牙 (松动牙除外 ) ,其中男性608例 ,女性307例 ,年龄13~78岁 ,平均年龄46.5岁。上下颌前牙120颗 ,上下颌双尖牙259颗 ,上颌磨牙470颗 ,下颌磨牙416颗。实验组拔除患牙660颗 ,对照组拔除患牙605颗。1.2麻醉方法麻醉前仔细询问患者全身情况 ,对于部分曾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而现在病情稳定 ,能承受拔牙手术的患者 ,…  相似文献   
46.
新药异丙酚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李丹亚异丙酚(Propofol,PRO),又称为得普利麻(Diprivan),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手术无记忆、并发症少[1]。其作用类似巴比妥或苯二氮艹...  相似文献   
47.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呋麻滴鼻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呋麻滴鼻液中两组分的含量姚小梅(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医院南京210048)李康乐(中国药科大学分析计算中心)呋麻滴鼻液是医院常用复方制剂之一,含呋喃西林和盐酸麻黄碱两种主要成分。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  相似文献   
48.
小儿喘憋性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发病率较高,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本病起病急骤,喘喘重,易诱发心力衰竭,死亡率高,对婴幼儿的危害很大。笔者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收到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6个月~1岁5例,1~3岁25例。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  相似文献   
49.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口疳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已故著名老中医朱锡琪,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口疳,有显著疗效,笔者选择观察52例,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16岁~40岁39例,40~50岁占13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口疳反复发作,病程最长达2年时间,最短仅3天。 2 诊断标准口疳,乃因实火而致的口疮,在临床上见多发生在口唇、牙龈、舌、两颊、上颚等部位肌膜,以患处溃烂面周围红肿突起,边缘明显,大小不等,数量多,甚者融合成片,疼痛剧烈为特征,本病多由心脾火热上冲所致。《圣济总录卷117》:“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所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 3 治疗方法麻杏石甘汤加味,方剂组成:麻黄  相似文献   
50.
蕨麻素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蕨麻素冻干脂质体注射剂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并冷冻干燥来制备蕨麻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型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制得的蕨麻素脂质体包封率为56.62%,粒径范围为71.70—166.47nm,透射显微镜下观察脂质体为粒径均匀的球类或近球状小囊泡。结论 蕨麻素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