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5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0篇
中国医学   739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一株海洋来源真菌Aspergullus versicolor NM-021杂色曲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方法,结合与文献报道的数据比对,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运用细胞毒活性筛选模型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了2个蒽醌类化合物2H-6-O-Methylaverufin(1)和6-O-Methylaverufin(2)。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结肠癌和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1)。  相似文献   
72.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理活性广泛。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因机体免疫耐受功能受损而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破坏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硬化、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1型糖尿病、IgA肾病等。近年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大黄及其蒽醌类成分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和开发前景。该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述了大黄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蒽醌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干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解析,还针对大黄及其蒽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旨在为大黄及其蒽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成分为特征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大黄酸为参照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测定了11批大黄配方颗粒样品;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示出大黄配方颗粒8个共有的蒽醌成分色谱峰,11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3,并确认4个已知峰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结论:建立的大黄配方颗粒蒽醌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为大黄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王曙东  乔立业  方李  廖欣  陆崟  苏华 《中国药师》2014,(8):1300-1302
目的:改进保肾片的质量控制标准,为制剂生产提供质量保障.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总含量进行测定,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0:3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TLC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大黄酸在0.001 3~0.0106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大黄素在0.002 7 ~0.021 3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大黄酚在0.007 6 ~0.060 5 mg· 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100.31%、100.09%,RSD分别为1.08%、0.67%、1.11%(n=9).结论:该方法准确易行,便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谢明 《海峡药学》2014,(4):80-82
目的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前后的蒽醌含量比较,为探讨大黄的炮制工艺及相对应的临床炮制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黄的生片、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黄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生片〉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蒽醌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应规范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考察大黄酒制前后的蒽醌含量变化,为制定大黄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酒制前后的游离蒽醌、总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酒制后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增大,总蒽醌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酒制后大黄中结合型蒽醌转化成了游离型蒽醌。  相似文献   
77.
刘丹华  吴巧凤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0):1636-1639
目的:建立测定何首乌及人参首乌胶囊中总蒽醌含量的方法。方法:荧光分光光度法。以最佳pH条件的无水乙醇为溶剂,在λEX=440nm、λEM=515nm处测定总蒽醌含量。结果:在0.03~0.15p,g·mL^-1范围内,大黄素浓度和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194.36C+2.9642,r=0.9996。平均回收率何首乌为98.1%,RSD为1.9%;人参首乌胶囊为98.6%,RSD为2.0%。测得总蒽醌含量何首乌中为0.522mg·g^-1,人参首乌胶囊中为0.443mg·g^-1。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何首乌及人参首乌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8.
鼻渊软胶囊由苍耳子、辛夷、金银花、茜草、野菊花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毒、通鼻窍之功效.临床用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大叶茜草素为蒽醌类化合物,是鼻渊软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加强本品的质量控制,选择HPLC法对大叶茜草素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9.
均匀设计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黄蒽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CO2)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药材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为考察因素,进行SFE-CO2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优选出总蒽醌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8 MPa,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60 m in;夹带剂用量为300 m l。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可有效萃取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本含量测定方法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虎杖蒽醌类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流、索氏、微波及超声四种提取方法,测定四种提取液中的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采用DPPH,FRAP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对游离蒽醌的测定中以索氏法为最高(0.53%),其次为超声(0.45%),各种方法之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对总蒽醌的测定中,结果如下:索氏(1.16%)>超声(1.15%)>微波(1.04%)>回流(0.80%);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以回流液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是微波,二者与超声和索氏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蒽醌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影响虎杖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