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81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197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37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992篇
内科学   2712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8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76篇
综合类   9176篇
预防医学   1403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4094篇
  24篇
中国医学   1675篇
肿瘤学   166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583篇
  2014年   1134篇
  2013年   1182篇
  2012年   1681篇
  2011年   1851篇
  2010年   1790篇
  2009年   1786篇
  2008年   1958篇
  2007年   1810篇
  2006年   1609篇
  2005年   1797篇
  2004年   1502篇
  2003年   1336篇
  2002年   1160篇
  2001年   1070篇
  2000年   734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562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9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高原地区胸内各种疾病及其优越性。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必要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胸腔积液、脓胸、自发性气胸、肺包虫病、胸外伤等疾病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下进行手术。结果单纯胸腔镜下完成手术6例,占46%;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5例,占38%;中转开胸手术2例,占15%。手术时间60.198min,平均123min。带引流管时间4—15天,平均8天。术后住院时间8—23天,平均15天。术后并发肺泡漏气伴患肺叶不张1例,无手术死亡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高原缺氧地区的临床应用同样安全、有效并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2.
93.
本文报告了4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及血清淀粉酶的测定结果,发现恶性胸水淀粉酶升高者达66.7%,其中腺癌占33.3%。提示在难以取得病理组织时,胸水淀粉酶测定对胸水定性及胸内肿瘤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Ⅱ联合硝卡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穿刺抽胸水,再予胸腔内注入药物。其中A组(n=28)用白细胞介素Ⅱ加硝卡芥,B组(n= 22)单用白细胞介素Ⅱ。白细胞介素Ⅱ每次予200万单位-300万单位,硝卡芥每次注人40mg-80mg,每周1次, 连续注射3周,一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白细胞介素Ⅱ加硝卡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9.3%(25/28),优于白细胞介素单药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3。结论:胸腔积液抽胸水后,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加硝卡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超声引导穿刺置入微导管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微导管法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3例恶性心包积液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微导管),通过导管抽出心包积液并注入化疗药物.结果13例均成功穿刺并顺利置入微导管,引流积液400~780 ml,平均530 ml.治疗后3、12、24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2%(12/13),78%(7/9)和60%(3/5),无心包积液复发.结论超声引导穿刺置入微导管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微创、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6.
唐福朝  张正军  冉习志 《新医学》2005,36(9):497-498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9岁.因乏力、食欲差、黄疸3个月,加重3日于2003-08-21入住本院.患者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乏力、食欲差,伴全身皮肤黄染及上腹部隐痛.2003-06-25在荆州某医院住院治疗,行CT扫描示肝脏增大,肝裂稍宽,肝内胆管稍扩张,肝实质内见点状钙化影,脾肿大.意见为:轻度肝硬化、脾肿大.B超示肝肋下1.0cm,脾厚4.5 cm,子宫直肠窝积液(陶氏腔积液).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只有门诊病历的记录,具体不详),给予护肝、消除黄疸等对症治疗,自觉症状稍有缓解,于7月4日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7.
开胸手术是用于治疗胸腔、纵隔内各种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医生有良好的手术技能,而且和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护理密切相关。术后如不能及时做出诊断或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发现内出血是手术后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虽为临床上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但其发病在逐步增加。早期起病隐匿,常被忽视。患往往因胸痛和进行性气急而就诊,易被误诊为胸膜炎、转移性癌性胸腔积液、肺部良性肿瘤、包裹性胸腔积液、肺癌等。临床上如有午后发热、胸痛等,更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我院1995~2001年收治5例因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而入院的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现将病史资料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
胸腔细管引流并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常见,以前本科采用尽可能抽胸水,效果差,反复多次多部位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风险亦大。近2年来笔者采用胸腔细管引流术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提高创伤性胃肠道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14例创伤性胃肠道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可凭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腹部X线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及行剖腹探查确定。结果 保守治疗3例,其中胸腔闭式引流2例,胸腔穿刺1例。手术治疗7例,其中闭合伤开胸探查2例,闭合伤开腹探查1例;开放伤开胸探查1例,开放伤开腹探查1例。治愈8例,生存率80%,死亡(包括病情加重自动出院在院外死亡)2例,病死率20%。住院时间7小时至72天,平均19天。结论 创伤性胃肠道破裂应强调急救处理;体格检查、开胸探查及X线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争取时间及早手术、重视术后处理、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