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0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54篇
内科学   86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46篇
综合类   2095篇
预防医学   33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87篇
  7篇
中国医学   363篇
肿瘤学   26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1.
目的研究腹内压升高对大鼠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别通过颈静脉插管、穿刺门静脉主干法来测定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建立气腹后分别在0、5、10、15、20、25、30、35、40、45mmHg压力值下测得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结果中心静脉压和腹内压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824+0.045X,相关系数r=0.984(P〈0.01);门静脉压和腹内压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8.887+0.939X,相关系数r=0.998(P〈0.01)。结论腹内压与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根据腹内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3):118-129
肝硬化门脉高压不常见门腔分流的MSCT表现,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以及数字连接试验的影响,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高压相关指标的关系,肝硬化患者血清中sP-selectin和IL—18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我科1982年7月至1990年9月在除外心血管病变及显著的肺门淋巴结肿大后对65例肺门增大者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我们采用Olympus—FB—B_3R型纤支镜作纤支镜检查、检查时对增大根据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34例肝门部胆管癌中,11例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切除,17例手术探查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6例非手术引流。结果:11例高位胆管癌扩大根治术治疗患者7例存活15个月以上,4例生存时间>18个月,其中2例已超过3年。17例外科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生存时间均<13个月,6例非手术外引流生存时间均<7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经行扩大根治术疗效明显优于外科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而外科非切除性内外引流优于非手术性引流。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弥漫性损害,引起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院统计》2005,12(4):360-360
2005年9月26日~28日第二军医大学成功召开了第五届WHO/TDR(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部门)临床数据管理年会,会议由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和长海医院药学部联合承办。13名来自日本、泰国、哥伦比亚等WHO/TDR临床数据管理中心的六国代表和60余名国内临床试验与数据管理方面的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WHO协调员Juntra Karbwang博士、日本长崎大学副校长平山谦二博士、泰国Thammasat大学公共卫生系主任Kesara Na-Bangchan博士和哥伦比亚安提奥基亚大学预防医学系主任Ivan D.Velez博士都是预防医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会议…  相似文献   
18.
19.
20.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形成两种主流理论,即“前向血流学说”和“后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门脉血管阻力(Rpv)增加,即门脉系统被动充血所致;前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始动因子是Rpv增加,随着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压力(Ppv)下降,但接踵而来的肠系膜血管高动力循环及内脏主动充血,导致门脉血流量(Qpv)增加,后者决定了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